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

2023年01月31日09:51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調產業結構 譜生態樂章(圖)

天津渤化20萬噸/年環氧丙烷聯產45萬噸/年苯乙烯項目的催化氧化/RTO爐廢氣處理設施。 記者 潘立峰 攝

天津榮程鋼鐵集團工作人員在加氫站為公司的新能源車加氫。 記者 張磊 攝

  寒冬臘月天正寒,但在榮程鋼鐵集團工業園,卻是一派火熱繁忙景象。

  國內首條1100毫米全連軋帶鋼生產線正在為國家電網武漢至南昌特高壓輸電工程生產定制控錳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為山西蕭河國際會展中心、廈門新體育中心等重點工程生產主體結構鋼材﹔為“一帶一路”沿線項目迪拜全球最高酒店Ciel Tower和卡塔爾阿爾巴沙警察局等工程生產定制鋼材……

  這家鋼鐵企業,一改往日人們對鋼鐵行業“高耗能”“高排放”的刻板印象。面對清潔高效的節能環保設施、平穩運行的氫能運輸示范應用場景、風景秀美的漁光互補發電基地時,“綠色”“低碳”“智能”這些關鍵詞在記者腦海中頻繁閃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天津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環境治理建設水平,邁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堅定步伐。

  加快新舊動能轉化 打造新能源全產業鏈

  近日,當記者進入榮程鋼鐵集團帶鋼生產車間,耳邊隆隆作響,但卻眼前一亮。綠植掩映,一座養魚池裡,錦鯉肥碩,歡快游動。而養魚池裡的水和軋帶鋼過程中用到的冷卻水,同樣源於企業處理后的“再生水”。

  “軋帶鋼過程中用到的冷卻水,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當收集到園區的生活廢水和雨水后,進行加工、淨化,水質完全可以滿足生產要求。能養錦鯉,基本已經達到生活標准的水質了。”榮程鋼鐵集團能源環保處處長潘玉桐說。

  去年,榮程集團噸鋼水耗同比下降12%,噸鋼耗新水不到0.97立方米,排放廢水為零。“其中秘訣在於‘一水多用、分質使用’,哪怕是廢水,也不放過。”潘玉桐說。

  記者了解到,企業水源主要是自身污水處理廠和咸水沽污水處理廠的廢水,淨化后形成中水,進行燒結,用於煉鐵、煉鋼。還可以對中水進一步深加工,形成軟化水,用於鍋爐燒結余熱發電。再到高爐冷卻壁,用完冷卻下來的凝結水通過排污管,回到企業污水處理廠,廢水集中處理的時候,還能把鹽提取出來,用作工業鹽。

  正是因為科學的水循環理念應用,榮程鋼鐵入選“全國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榜單,成為國家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試點企業。目前,廠區工業廢水日處理能力為13600噸,工業廢水經處理后全部回用,真正做到了鋼鐵企業生產廢水零排放。

  為了降低碳排放量,還在廠區內搭建智慧中心,在煉鐵等多個生產環節實現了爐溫精准控制,高爐的運行狀態一目了然。此外,榮程鋼鐵集團通過余熱回收建設城鎮供暖工程,具備為附近居民提供2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近4年實現城鎮取暖減碳21.26萬噸。

  能源結構調整是冶金行業綠色發展的關鍵。為了減少外購電力成本,2022年,榮程鋼鐵集團投用了高線、棒材車間 9.5兆瓦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和600畝污水處理廠水面4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計發電量1831.8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2萬余噸。

  伴隨天津區域首條閉環氫能運輸示范應用場景成功搭建,榮程鋼鐵集團用零碳綠色運輸串起產業鏈條的上下游,助力產業鏈節能降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榮程鋼鐵集團相繼建成1000公斤/12小時自用加氫站1座、500公斤/12小時加氫撬站2座,累計投入氫能源重型營運貨車122輛、運輸量達176.87萬噸、行駛206.16萬公裡、減排二氧化碳1897.7噸。

  通過創新“公鐵水”多式聯運模式,榮程鋼鐵集團全口徑清潔運輸比例已達到80%以上,2022年鐵路運輸量達396萬噸。“榮程智運公鐵水聯運信息互聯共享集成應用和‘一單制’示范工程”獲評全國第四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項目。

  “我們將投資20多億元,加快電爐短流程的建設,採用廢鋼來進行冶煉,加快對廢塑料、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的技術攻關和研發,爭取把氫氣用到冶煉方面去,減少煤炭和焦炭的使用。我們規劃了從天津始發到河北定州、曹妃甸的氫能源運輸的閉環線路,並於日前正式啟動了天津港至河北定州氫能重卡新示范應用場景,為天津雙碳項目建設示范領跑。”榮程鋼鐵集團黨委書記柴樹滿說。

  實施績效分級管理 樹立綠色標杆企業

  曾幾何時,一提到石油煉化,人們總會聯想到“污染、異味、擾民”等詞匯。正月初八,當記者步入位於濱海新區南港工業區的天津渤化化工發展有限公司,卻仿佛進入到一座干淨整潔的綠色生態花園。

  作為天津市綠色石化產業龍頭企業,天津渤化集團以“兩化”搬遷改造項目為抓手,向智能、高端、精細、綠色轉型升級。

  在智能化中控操作室120平方米的電子大屏上,數據閃爍。這裡是“兩化”搬遷項目的“智慧大腦”,可調控全廠9000台設備的運行狀態,監測58000個儀表點工作狀態,以毫秒為單位刷新數據,每秒可掌握100萬條以上的數據信息,實現對全廠8套生產裝置從投料、反應到產成品全過程的自動化操作。

  “全廠設置有SIS系統和GDS系統,實現全程自動監控,在監測到溫度、壓力、流量等超過聯鎖報警值之后,立即實施停車聯鎖動作,確保裝置在任何情況下都處於安全狀態。”天津渤化化工發展有限公司安全總監任偉明介紹說。

  “這是我們投資3017萬元建設的廢氣處理設施,包括一台催化氧化爐和一台蓄熱爐,佔地面積達750平方米,用於處理裝置區產生的工藝廢氣以及中間罐區、裝車棧台產生的廢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經過處理后可達標排放,滿足國家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任偉明說,催化氧化爐系統運轉安全,反應速度快,處理效果好,廢氣停留時間短的特點也為裝置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蓄熱爐系統與傳統的高溫直接焚燒工藝相比,具有熱效率高、節省燃料消耗、運行可靠、能處理大風量低濃度廢氣等特點。

  正常操作工況下,兩套廢氣處理設備同時低負荷運行,當其中的某套廢氣處理設備發生故障時,可提高另一套設備的操作負荷,滿足上游裝置的廢氣處理需求,運行中操作彈性強,保障了生產裝置的正常運行。該設備將VOCs去除效果提升到一個較高水平,每年可減少VOCs排放約3186噸,實現節能減排。

  按照企業環保績效水平,天津市開展績效分級管理,而環保績效水平先進的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可以減少或免除應急減排措施,從而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全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充分享受環保政策紅利,最大限度降低重污染天氣對公司生產運行的不利影響,爭取取得A級企業稱號至關重要。而申報A級企業要考核企業環境管理水平,尤其是對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和管控水平。

  天津渤化化工發展有限公司自工藝技術設計之初,歷經建設施工,到2022年6月全面試生產,全過程均遵循“高標准、高起步”原則,採用行業高新技術,執行行業最新最嚴標准,著力打造綠色標杆企業,於2022年10月取得重污染天氣績效評級A級企業稱號。與搬遷前相比,企業實現污水排放量減排58%,COD減排67%,氮氧化物減排91%,達到行業領先的環境保護水平,實現環保升級目標。

  “治”出綠色新天地 高質量發展脈搏強勁

  綠色低碳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保持戰略定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真正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天津以深化燃煤源、移動源、工業源和面源污染治理為抓手,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一套治污減排的“組合拳”,制約空氣質量改善的“堵點”逐步疏通。

  利用602家重點大氣污染企業自動監控設施與近6000家一般污染企業工況、治理設施用電“雙監控”的遠程監管體系,對工業源實現非現場監管。應用衛星遙感、走航監測、紅外攝像、便攜式檢測等技術手段,精准查測溯源,有力支撐了環境空氣質量的顯著改善。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王文美說:“全市7家大型石化企業環境績效全部達到全國領先A級水平﹔保留的4家鋼鐵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並持續開展深度治理,日均排放總量較2017年削減61.4%。在做好國家39個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天津市行業特征,組織制定鋼壓延加工、塑料制品等6個地方績效分級技術指南,為1800余家企業享受績效分級‘紅利’提供路徑。”

  據悉,2022年全市PM2.5濃度37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累計改善40.3%﹔優良天數比率73.2%,累計增加15.3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4天,累計減少19天,達到監測以來最優水平。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堅持年度計劃工程化、項目化,天津把每一微克PM2.5的下降落實到具體的工程項目,挖潛重點行業,壓減基礎排放。

  “2023年,將進一步優化治污減排舉措,深挖精細化管控效益,力爭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持續推進產業集群綜合治理,強化補足短板,持續開展重點行業VOCs深度治理和提升改造,研究制定加油站油氣排放地方標准,組織各區梳理轄區重點惡臭污染源信息建立管理台賬,系統梳理納入重點管控台賬的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和企業惡臭異味問題。”王文美說。

  天津正在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責編:李丹、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