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靜海區:開局快快跑 “十項行動”迅速鋪開

2023年02月02日14:28 |
小字號

天津“十項行動”迅速鋪開,天津市靜海區堅定干、加力干、扎實干、高效干、同心干,“六大攻堅戰”再上新程,再添新績。

“突出行動性,按照‘施工圖’真抓實干。”大年初七的全區重點工作會上,靜海如何具體推進“十項行動”有了更清晰的解答。

這張施工圖,有國際合作、京津冀協同、城市協同發展,是立足全國、全市大戰略,跳出靜海看靜海的具體構思。一條條細化舉措分條列舉,用期限、標准、考核把責任落實到個人。

不隻有當下,更有固優培新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靜海靠什麼立在潮頭”,這個問題從現在開始作答,訣竅就在一場招商、一輪改革、一次創新裡。每個大項目、好項目都是撐起未來的支點。

“要干字當頭,實干為先!”

會場上,“要干字當頭,實干為先!”反復強調。科學制定目標舉措,接下來就要馬上干、加緊干。中午部署,下午落實,靜海區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園區企業,啃“硬骨頭”、搶“險灘”,既嘗“辛辣味”,把更多人和事推出舒適圈,激活一池春水,又做“大眾菜”,把改革發展的益處最大限度推給群眾、給更多的市場主體。

新的一年,讓自己沸騰起來,靜海拉滿弓、加滿油,跑出新速度。 

19個項目簽約,總投資40.3億,相比靜海往年集中簽約,數量並不乍眼,細看項目類別才懂,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招商越來越“卷”。

新簽約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3個產業領域。這與靜海的發展定位無縫銜接。靜海產業體系要量、更要質的決心不言而喻。

新興、強優、潛力,綜合評測后,真正的大項目、好項目被篩出來、落下去、穩得住。靜海集中精力,圍繞9大特色產業鏈,以中西醫“雙航母”醫療集群為重點抓增量、促固投,這是靜海的開年一步。

“靜海將把招商力量拓展到全國各地,在北京、上海等重點地區都成立駐外招商機構。重點鄉鎮、園區成立專業招商公司,打造‘1+25’招商專職隊伍,力爭新引進高技術產業項目佔比50%以上,全年實際利用內資150億元。”區合作交流辦主任劉文闖說。

招商這件事,靜海一直作為“頭號工程”推進。作為“六大攻堅戰”首戰,靜海的加速引擎,讓很多“剛進門”“老朋友”有了推背感。

2022年,武漢動力電池、天時力(天津)新能源等一批優質企業落戶,實現市外內資到位110.53億元,同比增長9.74%。總投資663億元的298個制造業項目簽約、開工、投產,新增“四上”企業204家,“專精特新”企業達7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50家。

數據之上,乘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廣闊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填補了產業體系中的空缺。穩定的集群,是靜海憑產業鏈招商的資本。

比如,靜海的電動車產業鏈,由愛瑪等龍頭企業拉動,八方電機、全福車業鞍座等眾多企業願意到靜海“押寶”,研發、制造、營銷“一條龍”搞定。這種抱團發展,是其他地方無法替代的優勢。

再比如,中西醫“雙航母”醫療集群下,北京協和醫院、大學科技園、康寧津園,以及中醫藥大學等一批醫療資源蓬勃發展,讓研發、應用、教育等關鍵環節為一體化的全周期生命體系成了氣候。

在這基礎上,靜海緊盯這些“拿手戲”,在全國打出自己的“金招牌”。這是高質量發展的精准戰略,既發展眼前,更蘊蓄未來。

這是一場雙向的奔赴

簽約現場,弗徠威智能機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與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簽訂協議投資額2億元,與靜海共建智慧醫療健康機器人研發中心。

“我們是深蘭集團的子公司,要在靜海建設北方區域醫療健康機器人產業生態集群,包括國家級醫療健康機器人研發展示應用中心、弗萊威機器人(天津)生產基地、機器人產業園等項目集群。”項目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靜海正在推進與深蘭集團的更深一步合作。可能大多數人不敢相信,這樣的優質項目從一個想法到一場合作,隻用了兩個月時間。一天之內,靜海將所有“框架”都填滿了“果實”。

怎麼合作、怎麼共贏、怎麼發展,都被細化成一條條舉措。第二天,區合作交流辦副主任張照於拿著隻有一沓文件的包,去上海“堵門”談合作。

“我連一件換洗的衣服都沒帶,因為沒想在上海待太長時間,結果越談越興奮。雙方未來目標出奇的一致,合作的內容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清晰,我趕緊又把機票退了。”張照於說。

深蘭科技致力於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研發打造的智能產品搭載眾多AI領先技術。靜海有眾多本土企業,可作為同鏈企業、兄弟企業,支撐未來的充分發展。目前,靜海和深藍科技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各項事項也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當中。

“新引進的項目都要新、要高、要實、更要有未來潛力。我們將一刻不停的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推動靜海高質量發展。”張照於坦言。

年前,靜海的招商“工期表”已經排的滿當當。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赴日本,落實對日合作項目,與眾多企業達成了新的合作意向。過些日子,靜海還將到廣東、北京等地開展招商。

“這場簽約,是新年很好的開頭,靜海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張照於信心滿滿。

“改革飯”越吃越香

簽約中,靜海12個鄉鎮園區分別獲得招商引資突出貢獻獎和奮進獎,6家招商機構接受表彰獎勵,4位個人和1個集體入選“及時獎勵名單”。讓所有人都靠業績吃飯,才能杜絕“干多干少一個樣”,讓改革一子落,發展滿盤活。

在靜海看來,改革是打破“藩籬”和“固化”,走新路、結新果的“總閥門”。實事求是的改革創新,才能更好的解決“成長的煩惱”。

“知道快了,沒想到這麼快。”按分鐘計時,評群眾感受看措施好壞。隨著2022年一輪輪營商環境改革的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數字化改革等等具體措施,讓不跑腿、當天結成了常態。2022年,靜海區優化營商環境綜合指數全市排名第二。

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推動,但實施落地的過程,更凝聚了全區上下的關注和力量。通過定時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和“靜海是我家,建設靠大家”主題活動,民心、民意、民情廣泛匯聚,改革舉措在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中得到優化。

“老百姓期盼什麼,靜海的改革就抓什麼、推進什麼。”區政府服務辦主任劉玉恩坦言,“干得好獎、干得差罰”的制度體系會讓“十項行動”在靜海取得更大成績。

如果說,招商靠“拼勁”,那營商靠的就是持之以恆的“韌勁”。靜海把為群眾辦實事滲透到各領域,特別是政務審批方面,不管老百姓個人辦業務,還是企業家開廠辦企,靜海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做到更優質的服務,更徹底的簡化、更高效的辦理。

營商環境的全面優化,讓園區、鄉鎮、商會、個人更心無旁騖的投入招商。制度撐腰、實力說話,“軟硬兼施”的優化舉措讓靜海整體產業格局更有氛圍、更有活力、更有前景。

靠數據說事:31個單位進駐靜海區政務服務中心,實行“你承諾我審批,你失信我撤銷”審批機制,2022年“政務一網通”靜海區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比例達98.96%,網上辦事率達到98.62%,企業設立登記0.5天辦結,零費用1天辦結,全程電子化登記率達到99%。

在“十項行動”總體部署下,靜海“六大攻堅戰”戰線再次向前推進,唯有“沖刺中的沖刺”才有機會當“優等生”“領頭雁”,在發展中拔得頭籌。

大道向前,靜海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在市委市政府帶領下,錨定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靜海發展目標闊步前行。

來源:天津市靜海區委宣傳部

(責編:李丹、王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