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靜海:優化布局打開市場 助力京津冀協調發展

從北京出發,乘車南下,1.5個小時抵達天津市靜海區,一路數不清的高架鐵塔,這裡一派繁忙。
九年來,北京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產業鏈向外延伸,靜海看准時機,伸出雙手,穩穩接住了這些優質項目,優化了供應鏈布局,進一步打開了市場。
2月19日,多維第五屆技術創新大會在位於靜海的天津綠建基地研發中心召開,150余項創新成果和大量創新型人才、團隊涌現。與會人員參觀了天津綠建基地桁架板制造中心建筑光伏一體化產品的應用。
2022年12月,維捷免拆底模鋼筋桁架樓承板新品正式發布。“這是我們裝配式樓承板體系的第四代產品,對於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有著標志性意義。”多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王保強在發布會現場信心十足地說。這樣高質量的產品研發,突破點在於一個成熟的“選擇”——2016年,多維聯合集團進行產業布局調整,作出到天津打造新基地的決定,北京三大工廠整體搬遷,並於2017年3月22日正式開工建設。天津綠建基地成為集團旗下裝備智能化程度最高、產品科技水平最高、清潔環保技術最高、產業規模最大的智能制造基地。
不僅如此,每年大約有6000多噸由大邱庄生產的鋼材被應用在多維綠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裝配式產品中。產業鏈的聚集,極大節約了生產成本,企業的產能效益穩步增長。
位於北京的東方誠建設集團(以下簡稱“東方誠“)是裝配式建筑行業的龍頭企業,2022年初,它落戶靜海大邱庄。“我們很看好鋼鐵產業和裝配式產業的集聚效應,願意拿出2.5億投建新廠。”東方誠總經理多學斌說。隨著2022年12月中旬的正式投產,今年,東方誠將有超過5萬噸的幕牆金屬板材供應京津冀地區。
落戶靜海后,東方誠還加入裝配式產業聯盟,與友發、源泰德潤等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產業鏈延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我們還打算將北京的人才和多條生產線轉移過來,承接更多的優質項目。”多學斌表示。
北京的“瘦身健體”,給了靜海更多的發展機會——優化存量、整合增量,錯位布局產業鏈,打造新的增長點,形成了越來越多的產業集群,釋放出了乘數效應,聯手將“蛋糕”越做越大。
2022年,靜海構建起“動起來”“跑起來”的招商新態勢,圍繞北京外疏企業清單,積極對接國企央企(含二三級總部)、駐京科研院所和大型知名民企,全區上下形成多渠道洽談招商新態勢。
據了解,2022年簽約中國華貿、國家能投集團等北京資源82個,協議引資額達365億元,引資額出現大幅度提升。
今年2月14日,靜海區人民政府駐京招商指揮部在北京揭牌成立,這是面向北京精准招商走出的重要一步。靜海區合作交流辦副主任張照於表示,今年,靜海區計劃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1億元以上項目20個,其中,來自北京的項目預計佔到一半。
為使項目引得進、落得下、建得好,靜海始終以最好的營商環境方案進行服務,有針對性地為北京承接項目紓困解難。因此,也有了“拿地即開工”的喜訊,有了大項目專班的力度,有了“政策一點通”的安心……
全區建立起謀劃、儲備、開工、續建、投產五個項目庫,推動資源要素向重點項目靶向聚集。
2022年,靜海區推動34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和101個新開工項目順利實現開工建設,形成約200億元的有效投資﹔走訪服務企業1000余家,協助解決問題1800余個。
從整個京津冀地區的戰略到一個城市的目標,靜海在這場打破地域藩籬、抱團協同發展的重大變革中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
來源:靜海融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