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冀海關聯動監管 助力市場採購貿易駛入發展“快車道”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天津3月10日電 日前,在津冀海關聯動監管並審核放行后,來自河北的一批通過通關一體化模式申報出口箱包產品,在天津港裝船駛往海外。
這兩個集裝箱貨值67萬元的箱包來自河北市場採購貿易試點——白溝箱包市場,在石家庄海關運用了“市場採購貿易”通關一體化的新模式進行申報,最終在天津海關觸發放行信息裝船出口。這是今年以來應用一體化新模式通關驗放的第一千票報關單。
天津是白溝箱包市場採購貿易的主要出口口岸,近80%的箱包類商品從新港、東疆等天津海關轄區口岸出口,遠銷海外。天津海關協同石家庄海關,建立市場採購貿易通關一體化工作配合機制,以“口岸+屬地”聯動實現有效監管,相比現行轉關模式縮減了多個作業環節,進一步提升監管通關效率。
“市場採購貿易出口商品實施通關一體化以來,平均單箱節約物流成本2000至3000元,一年下來能減少近300萬的成本。”保定白溝新城和凱進出口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宋帥說,“天津口岸推行的‘抵港直裝’模式,大大提升了物流時效。”
白溝箱包市場開展市場採購貿易通關一體化以來,通關手續進一步簡化、通關時間不斷壓縮,市場採購報關單基本實現“秒審”“秒放”,經營者出口成本更低、通關更便捷、獲得感更強。
宋帥口中的“抵港直裝”模式,是天津海關會同天津港集團,率先實施並規模化應用的出口物流新模式,這項改革已在全國多個海港復制推廣。出口貨物可以實現從工廠直通碼頭的“廠港聯動”,“抵港直裝”模式下物流時間的壓縮,讓企業有了更多時間來進行生產,進一步提升了企業承接緊急訂單的能力。
此外,津冀海關深化協作,共同建立“聯系人”制度,完善和優化跨直屬海關協同保障機制和支持措施,一攬子協同解決企業參與改革中遇到的通關、查驗和港口作業難題,不斷擴大京津冀三地創新模式的應用規模。石家庄海關積極開展通關便利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等政策法規宣講,引導企業實施“抵港直裝”新模式,加強風險分析和協同管控,為新業態發展提供良好的口岸營商環境。天津海關針對市場採購貿易特點,鼓勵出口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提供天津口岸出口貨物集港裝卸、船舶動態等物流信息的便利查詢服務,將市場採購貿易企業納入出口“抵港直裝”“順勢機檢”等便利保障范圍,保障企業晚集港、快放行,實現出口貨物自啟運地直達天津港碼頭。
下一步,津冀兩地海關將持續攜手積極促進採購貿易試點健康、規范、有序發展,為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搭建開拓國際市場的新橋梁,助力進出口企業更好融入“雙循環”,積極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