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武清區:文明新風潤雍陽 運河兩岸沁脾香

2023年03月29日11:28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文明新風潤雍陽 運河兩岸沁脾香

  雍陽大地,新風拂面,運河兩岸,文明飄香。

  在綠色與發展中集聚美麗與富饒,在智慧與激情中見証歷史與變遷。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數萬武清兒女,正以飽滿的熱情、迸發的姿態、堅定的步伐,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雍陽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吹響了催人奮進的時代號角。武清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武清,共同奏響新時代的文明樂章。

  如今,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以人民幸福為根本,打造宜居家園

  三月的武清,樹木蔥蘢,花瓣飄香。漫步在武清城區,文化公園裡、主干道路旁、居民社區裡……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彰顯著文明,孕育著變化。

  “幾個月沒回來,小區的變化可太大了,真是為我們辦了件大好事!”長期在外的張永榮回到家所在的杏林公寓小區,情不自禁感慨道。

  杏林公寓是楊村街道的老舊小區,建成於2000年,由於建設年代久遠,基礎設施規劃不完備。去年,武清區投入專項資金,對杏林公寓等一批老舊小區進行集中提升,使2217戶居民直接受益。

  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文明城區創建,最重要的是為居民營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間,解決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

  武清區始終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緊盯短板弱項和關鍵環節,把群眾滿意、人民幸福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對城鄉主次干道、社區小區、建筑工地、交通路口、背街小巷等點位進行全覆蓋督查檢查,建立問題台賬,發現並推動各單位解決公共設施、衛生環境、文明交通等各類問題3200余個。

  2022年以來,區財政撥付資金1500萬元,用於各社區小區、背街小巷、點位周邊硬件設施建設。全區累計建設社區充電車棚300余座﹔改造主次干道緣石坡道445處﹔增設環衛設施185個,清整死角垃圾220余噸﹔拆除破舊燈箱、道旗及宣傳牌263組,更新建筑圍擋公益廣告12880平方米,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生活愈加便利。

  以崇德向善為導向,厚植文明沃土

  “雷鋒這個名字,我們都太熟悉了,他愛學習、愛助人,令我印象最深的雷鋒故事,是他坐火車出差途中,幫大娘找座位,幫大嫂補車票,還幫列車員擦玻璃,出差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在“3·5”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下朱庄街道靜湖花園社區老黨員王慶田為年輕的社區工作者們講述了雷鋒的故事。

  分享會后,靜湖花園社區、碧溪園第二社區和越秀園社區還組織開展了義務理發、醫院義診、慰問老黨員和入戶打掃衛生等愛老活動,把雷鋒精神與弘揚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相結合,切實提升了轄區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社會的昂揚前行,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百姓的生生不息,離不開豐潤的道德滋養。

  武清區著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貫徹《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不斷提升市民的道德素養。著力推選身邊道德模范、天津好人、武清好人等典型人物,組建“金色榜樣”志願宣講團,用身邊人教育身邊人,引導黨員干部群眾用心用情辦好事,為加快建設京津明珠、幸福武清貢獻力量。

  2022年以來,區內李文梅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王紫碩當選天津市“新時代好少年”,20人榮登“天津好人榜”,3人獲評天津市“五愛”教育陣地優秀輔導員,23人入選“武清好人”素材庫,“剪報老人”丁俊岩、“綠色農田衛士”肖建中等榜樣示范帶動作用持續發揮,好婆媳、好鄰裡、好街坊等基層典型不斷涌現。

  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潤心田、文明實踐譜新篇”“誰不說咱家鄉好”等鮮明主題,靈活運用田間地頭宣講、便民服務宣講、歌舞戲曲宣講、書畫攝影宣講、網絡直播宣講等“N+宣講”形式,廣泛開展宣講活動830余場,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的“鄉音土語”,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共建共享為引領,凝聚磅礡力量

  “文明是一個幸福的微笑,是一次溫暖的攙扶,也是一句禮貌的問候……文明是我們在日常點滴間塑造出的美麗,來吧,讓我們共同參與到‘文明+’系列活動中,一起為建設開放包容的文明武清盡責出力!”

  自3月初起,《文明+有你有我》宣傳片在武清區各個媒體、電子屏等火熱播出,引發全區“文明+”大行動,全民攜手,共赴文明之約。

  近年來,武清區堅持廣大群眾的創建主體地位,搭好讓群眾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創建舞台,讓群眾當演員、唱主角。

  持續開展志願服務文化節,設立每周六為文明共建志願服務日,啟動“文明+”“武清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等文明行動,助推城市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其中,119個區直單位(鎮街)與98個社區結成對子,組織機關干部及志願者8600余人,深入社區開展垃圾大清掃、衛生大清整等志願服務活動。

  拓展志願服務新型陣地,建成全市首個實體“文明銀行”,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信息互通,成為全區志願服務的“樞紐站”“加油站”。全區注冊志願者已逾16.9萬人,志願服務指數長期處於全市“第一梯隊”。

  創特色、搭平台、建隊伍、促實踐,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深化拓展“百村百站講黨史”接力宣講、文明實踐“站長宣講會”等區級工作品牌,培育扶持曹子裡鎮“花鄉宣講”、梅廠鎮郝庄村“郝人郝事”等88個優質宣講項目,打造“益暖武清”“一個人的劇場”等一大批深受群眾歡迎的“金牌”活動,涌現“星火”“巾幗”“晨曦”等一批品牌隊伍。

  千年流淌的京杭大運河,賦予了武清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孕育了這片生機勃勃的發展熱土。如今,武清區正沿著悠悠運河齊心協力、奮楫揚帆,駛向文明宜居、崇德向善、人民滿意的幸福彼岸!(記者 孟若冰)

(責編:唐心怡、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