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邁新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開局之年看濱海新區
濱海新區“於家堡—響螺灣”區域。濱海新區供圖
春暖時節訪天津濱海新區,不斷聽聞好消息:
3月24日,“天河”算力賦能峰會成功舉行,“算力網絡和安全可信計算實驗室”正式揭牌,新區數字經濟發展有了新支撐﹔
4月6日,空中客車公司與天津保稅區投資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將在天津建設第二條生產線,拓展A320系列飛機總裝能力。空客在中國的飛機產能將實現翻倍﹔
同一天,最大船型的集裝箱船“現代哥本哈根”輪順利靠泊天津港,標志著由天津港直航歐洲新航線正式開通,構建起全新的海上運輸通道﹔
…………
2013年5月和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到濱海新區考察。總書記指出,“天津要充分利用濱海新區平台,先行先試重大改革措施,努力為全國改革發展積累經驗。”“讓每一個有創新夢想的人都能專注創新,讓每一份創新活力都能充分迸發。”
牢記囑托,砥礪奮進。今天的濱海新區,經濟總量佔天津市40%以上,稅收貢獻佔50%以上,工業增加值佔近60%。《2022年“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建設狀況評估報告》近日發布,65個試點城市(園區)和創新樞紐城市中,濱海新區綜合排名均列前茅。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濱海新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目標要求,全面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創新驅動發展,厚植產業優勢——
新一代百億億次天河超級計算機投入使用,全自主雙100G智能網卡芯片填補國內空白,全國首個磁液懸浮技術人工心臟獲批面世……走進濱海新區現代產業展示交流中心,一項項科技成果引人注目。
“瞄准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濱海新區在合成生物、自主芯片、載人航天等領域深耕,解決了一批‘卡脖子’問題,為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牢基石。”濱海新區科技局副局長周明介紹,去年,濱海新區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9家、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8家﹔衛星柔性智造中心建成投用。
服務重大戰略,彰顯主動作為——
“以前,內陸企業將出口貨物運輸到港口,主要靠集裝箱卡車,車輛不好找,價格變化大﹔而今海鐵聯運,運價穩定,還能按時按點發車。”河北石家庄新恆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佳說。
去年,天津港完成海鐵聯運量120.3萬標箱,同比增長超20%。“天津港利用遍布京津冀三地的服務網絡,為企業制定專門的海鐵聯運物流方案,我們的生意越做越大!”陳佳說。
“緊緊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全力以赴打造協同發展高地。”濱海新區發改委副主任施悅說。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落子”,截至目前,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已為850家北京科技企業提供科技創新、應用場景支持,累計注冊企業超4000家。
深化改革開放,增強活力動力——
改革開放是濱海新區的根和魂。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優勢,深入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去年,濱海新區推出新一批41項全市復制推廣試點經驗,制度創新指數連續3年位居全國前列。
“濱海新區因改革開放而生,伴改革開放而興。”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說,瞄准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鏈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濱海新區將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推動更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強勁。
港產城融合,提升生活品質——
“沒想到,原來的鹽鹼地變成了這麼美的大公園,每天都要來走一走。”家住濱海主城區的李麟,對家門口的臨港濕地公園贊不絕口。
桃紅杏白,綠草如茵﹔碧空如洗,飛鳥翩躚……除了景觀效果,濕地公園還能修復海河入海口生態環境、保護鳥類棲息地。
午后的海河波光粼粼。從於家堡碼頭乘船出發,鱗次櫛比的建筑勾畫出錯落有致的天際線。與落戶兩岸的眾多新經濟領域代表性企業比肩而立的,是靜謐優雅的音樂院校天津茱莉亞學院。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介紹:“我們制定了一攬子支持政策,從高標准規劃、建設、管理,到高質量推進教育、衛生、文化事業配套,各項措施協力推進,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建設新時代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的現代化濱海新城。”
今日濱海新區,正像春竹一般,朝著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目標,蓬勃向上,拔節生長。
(本報記者靳博、羅珊珊參與採寫)
《人民日報》( 2023年04月18日 第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