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在引領新風尚中展現巾幗獨特作用

本報記者 楊 昊
2023年10月29日08: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引領新風尚中展現巾幗獨特作用

  “讓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風尚充盈千家萬戶”……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婦女十三大上,“文明新風尚”成為會場內外熱議的高頻詞。廣大婦女紛紛表示,要充分發揮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創新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新征程上,廣大婦女厚植家國情懷,創新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以小家庭的和睦共建大社會的和諧。

  廣東省梅州市嘉應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教授黃敏文是廣東韓江首批“民間河長”,通過開展環保專題講座、制作“河長制”宣傳視頻等,讓“愛河護河”理念深入人心。在黃敏文的帶動下,她的家人也紛紛投身護河行動之中。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巡河就是我家的‘團建日’。”在黃敏文看來,人人參與綠色行動,綠色家庭就會越來越多,城市環境也會越來越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是湖南省益陽市關愛兒童協會會長王建平始終如一的信念。

  從雪域高原到雲貴大山,從湘江之濱到天山腳下……多年來,王建平先后在多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座300余場次。她還到困境女童家裡家訪、進行愛心資助,把家庭教育的種子播撒到大江南北。

  江西省婦聯兼職副主席甘公榮是“將軍農民”甘祖昌和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的女兒。幾十年來,她熱心公益,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家風。先后成立龔全珍工作室和龔全珍愛心救助會,幫助貧困學生和困難群眾上千人﹔作為“贛鄱紅色娘子軍”的宣講員,線上線下為800余萬學員講述父輩艱苦奮斗的故事。

  “我要繼承他們心系百姓的精神,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把這種精神和作風傳承下去。”甘公榮說。

  用心用情做好維權關愛服務

  廣大婦女紛紛表示,要凝聚巾幗之力、匯集巾幗之智,用心用情關愛婦女姐妹,為她們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

  由全國婦聯所屬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的“春蕾計劃”,10年來累計為176萬人次女童提供助學幫扶,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閱海第四小學教師問曉梅是受助者之一。

  從“春蕾女童”到人民教師,問曉梅始終銘記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她仔細打磨授課內容,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用愛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我將繼續保持對教育事業的熱忱,成為溫暖孩子們的一束光,將自強不息、向上向善、追求美好的精神傳遞給他們。”

  黨中央致詞高度肯定新時代女性的貢獻和力量,讓吉林省洪福堂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劉冰潔對未來充滿信心。

  得益於吉林省通化市與浙江省台州市對口合作,一個江南姑娘在東北參與建設了70萬平方米的養生小鎮——江南小鎮,並在通化喜結良緣。作為通化市東昌區婦聯執委,劉冰潔發揮婦聯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建立“江南小鎮”婦女微家,組織開展各類婦女兒童活動。

  黨中央致詞提出“賦予‘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科技創新巾幗行動’、‘巾幗就業創業促進行動’等新的內涵”。天津天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蘭貞深受啟發。李蘭貞表示,企業婦聯將積極搭台、賦能、培養更多優秀青年職業女性,“打造婦女群眾信賴的溫暖之家。”

  上海家與家律師事務所主任譚芳,20多年來奮戰在婦女兒童維權一線,辦理過2000多件家事案件,調解過上萬起家庭糾紛,配合上海市徐匯區婦聯組織成立了上海首家區級婦女兒童維權實訓基地。

  “我將繼續夯實婦女兒童維權的基礎力量,鼓勵和發動社會力量、專業力量,傳家風、揚正氣、樹新風,以‘小家’帶‘大家’,促進全社會崇德向善。”譚芳說。

  讓文明新風尚充盈千家萬戶

  新征程上,廣大婦女堅定文化自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引領新風尚中展現巾幗獨特作用,讓文明新風尚充盈千家萬戶。

  “澳門婦幼工作取得的成就,離不開祖國的關心和支持。”73歲的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永遠會長賀定一說。

  粵港澳大灣區、橫琴自貿區等為澳門的發展進一步拓展了空間,也為廣大婦女兒童提供了更多機遇。“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娃娃們’的愛國教育,讓他們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潤物細無聲地從一件件小事中養成愛國愛澳精神。”賀定一說。

  “這些年,我們把重新修訂的10條村規民約刻在最顯眼的廊橋廣場石碑上。村裡將守約情況列入季度評議,接受大家監督。違反約定,就要在廊橋廣場上予以公示。”浙江省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婦聯主席姜麗娟介紹,幾年堅持下來,村裡形成文明新風,村民們見到來下姜的外地人,都笑臉相迎、以禮相待。

  紅錦鯉、胖娃娃、大荷花……天津楊柳青古鎮,“玉成號年畫坊”張貼懸挂的年畫色彩艷麗、喜慶吉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柳青年畫“玉成號畫庄”第七代傳承人張宏和女彩繪師們正在認真繪畫,“勾、刻、印、繪、裱5道工序,每一步都要下足功夫。”

  張宏在保留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融合現代技術推陳出新,“我將繼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巾幗力量。”張宏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9日 第 04 版)

(責編:韓昱君、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