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守護百姓“穩穩的幸福”——天津新時代“楓橋經驗”基層探索紀實

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
2023年11月30日09:18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法院院長主動下沉解紛,寧河區東棘坨鎮毛毛匠村9位種植戶不用出家門,就拿到了田地被淹的賠款﹔武清區東蒲窪街道蒲瑞馨園社區,經常有鬧矛盾的居民從“老沙”調解工作室滿意地離開,避免了漫長的訴訟﹔河東區大王庄街道1886戶征地拆遷居民,得益於轄區“三有推定”創新工作法,解開了存在多年的“死扣兒”……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近年來,天津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底盤”,筑牢平安陣地,探索基層治理新機制,守護百姓“穩穩的幸福”。

下沉力量 將矛盾化解在百姓家門口

2020年5月13日清晨,一通特別來電讓天津市寧河區人民法院頓時忙碌起來。

“我們9戶人家的150畝西瓜和辣椒地被水泡了,秧苗死了一大半,快來給我們瞅瞅吧!”電話那頭,寧河區東棘坨鎮毛毛匠村村民焦急萬分。

按照無訟村“四級化訟”機制,這件事原本應該由駐村法官先組織調解。但情況緊急,接到消息后副院長張振英直接啟動院長下沉解紛模式,和審委會專委龐順海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情況。

當時,田間已經聚集不少村民,田地被淹的9戶村民更是情緒激動,眼看一年收成就要付之東流,紛紛表示要討個說法。

“我們一面安撫村民,一面排查事故成因,盡早確定事故責任人,並聯系區農業局介入經濟損失評估,制定補救措施。”張振英回憶,工作組經多次走訪和實地勘察,確定事故責任人為毛毛匠村村委會。為防止種植戶損失進一步擴大,寧河區人民法院協同村民調解委員會一道,制定調解方案。

寧河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東棘坨鎮毛毛匠村田間為種植戶制定調解方案。寧河區人民法院供圖

寧河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東棘坨鎮毛毛匠村田間為種植戶制定調解方案。寧河區人民法院供圖

由於涉案人數較多,又是農忙時節,為減少疫情期間人員流動,寧河區人民法院和村調解委員會主動走出去,節省村民時間成本。最終,毛毛匠村村委會同意按照土地受損程度和受損面積進行賠償,9位種植戶共獲得賠償款14萬余元。

毛毛匠村9位種植戶在家門口解決賠償的故事為天津調解力量下沉寫下了生動注腳。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穎說:“目前,全市法院共邀請128家人民調解委員會、1208家調解組織和基層治理單位、2581名調解員,入駐訴訟服務中心和人民法院調解平台共同開展調解工作,2019年以來訴前化解糾紛43.4萬余件,調解成功率達68%,大量矛盾糾紛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得到有效化解。”

在天津,主動上門化解矛盾糾紛,除了法院,還有一抹“藏藍”。

走進紅橋區和苑街道夢和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左手邊就是社區民警周建軍每天工作的地方。

不久前,周建軍剛剛化解了一起矛盾。神經衰弱的田大爺晚上經常被樓上的楊大爺吵醒,兩位老人為此吵得不可開交。周建軍登門走訪,經過一番懇切交流,兩位老人同意各退一步:楊大爺給家中所有的桌椅板凳裝上了隔音腳墊,而田大爺則表示會晚些休息,以避免被噪聲驚擾。兩位老人就此解開心結,冰釋前嫌。

調解是周建軍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一起起棘手的矛盾糾紛被順利解決,他也成為社區居民最信賴的“金牌調解員”。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調解是周建軍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一起起棘手的矛盾糾紛被順利解決,他也成為社區居民最信賴的“金牌調解員”。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社區民警從“下社區”變“駐社區”,服務“窗口”開到了百姓家門口。近年來,天津市公安局將社區警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格局,創新警網融合方式,通過規范警格網格設置、明確任務協同、打通平台數據、健全工作機制,促進“警格網格”無縫銜接、“網格網絡”聯動共治。今年以來,累計排查發現20859件矛盾糾紛,處置化解率達95.8%。

力量下沉、主動賦能,在新時代“楓橋經驗”指引下,天津政法系統打通基層法治“最后一米”,讓群眾帶著訴求來,揣著滿意走。

依靠群眾 共繪社區治理“同心圓”

在武清區東蒲窪街道蒲瑞馨園社區,有一位伯伯,平時總愛帶個小板凳,坐到鄰裡中間,嘮嘮家常,幫許多人解開了心裡的“疙瘩”。

他叫沙乃臻,今年69歲,此前在武清區司法局工作了30多年,退休后開始在社區為群眾進行公益性矛盾調解工作。“有矛盾,找老沙”,在社區居民眼裡,沒有沙乃臻調解不好的糾紛。

去年冬天,由於天氣寒冷,社區保潔人員清潔完樓道后,地面結了薄冰,一位居民因此在樓道摔倒。就在居民和社區物業爭吵得不可開交之際,沙乃臻趕到現場,隨即把當事人請到自己的調解室。

“樓道地面結冰就容易摔倒,咱們物業肯定有責任。”“您早就退休了,誤工費咱就別要了,醫療費用加營養費就夠了。”沙乃臻不偏不倚,在詳細聽取當事人的訴求后,言簡意賅地對雙方進行勸說。幾天后,雙方拿著生效的調解書滿意地離開了“老沙”調解工作室,避免了一場漫長的訴訟。

像這樣的矛盾糾紛,沙乃臻已經調解了1000多件,他記錄的“調解日記”有100多本。用沙乃臻的話說,“調解,貴在用百姓的智慧,化解百姓的矛盾。大家齊努力,把一件件小事處理好,社區就更和美了”。

近日,沙乃臻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糾紛,雙方滿意而歸。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近日,沙乃臻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糾紛,雙方滿意而歸。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在武清區,像沙乃臻這樣為人公道正派的賢能人士被稱作“鄉賢”。2020年1月,武清區在天津率先組建“武清區鄉賢人民調解協會”,吸納117名鄉賢骨干成為協會會員,借助會員涵蓋“五老”(老干部、老黨員、老政法、老教師、退伍老兵)、社區村干部、職業律師、心理咨詢師、專職調解員等多類群體的優勢,用“能人”的智慧解決“鄰裡事”,用“強人”的威信解決“難纏事”,用“熟人”的親情解決“群體事”,以法服人、以理明人、以情感人,巧妙化解大量基層矛盾糾紛。據統計,目前武清區40%以上的基層矛盾由鄉賢參與化解,化解率達98%以上。

天津化解矛盾糾紛的社會力量,不隻有公道的伯伯,還有熱心的阿姨。

一位熱心的“河西大姐”(右)在藥店幫助工作人員檢查滅火器。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一位熱心的“河西大姐”(右)在藥店幫助工作人員檢查滅火器。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在河西區友誼路街誼城公寓社區,有一支由平安志願者組成的群防群治隊伍,年齡均在50歲以上,由於該隊伍最初全部由女性組成,故而被親切地稱為“河西大姐”。

多年來,社區平安巡邏、幫扶困難居民、消防禁毒宣傳,處處都有“河西大姐”服務的身影。調解鄰裡糾紛、解決污水跑冒、清理社區垃圾,隻要居民鄰裡有需要,“河西大姐”們便會伸出援助之手:聽說社區內一名孤老住在養老院,劉偉萍主動申請與其結對子,買來白菜和肉餡、面粉,與居委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一起,包了一頓香噴噴的餃子送到老人面前﹔社區加裝路燈,部分樓內居民不同意施工地點,原因是影響夜間休息,僵持之下,朱淑雲前往現場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向樓內居民幾番解釋,最終獲得居民們的同意……

人民群眾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源頭活水”。隻有最大限度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形成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合力,這也是“楓橋經驗”的精髓所在。

近年來,天津注重堅持黨的領導與發動群眾相結合,創新群眾參與平安建設的渠道,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社區治安防范等工作,涌現出東麗“海河義警”、紅橋“紅警”、武清鄉賢等“社區警務+群防群治”品牌。做到群眾的事群眾議、群眾的難事群眾幫、群眾的糾紛群眾解,共同奏響津城和諧穩定的新篇章。

創新機制 破解積年棘手難題

哪些領域容易產生信訪積案?征地拆遷絕對算一個。

2018年,由於申請補償多年未果,河東區大王庄街道某拆遷地塊的居民張某開始頻繁上訪,要求對他的自建房屋按照正式房屋進行補償。

“問題來了不能躲,首先要推定群眾有理,查清訴求情況。”河東區大王庄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虹回憶,工作人員多次接待張某,詳細了解其訴求,並根據其提供的問題線索和証明材料啟動重新調查程序,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王庄街道黨工委對原始資料逐一梳理分析。經核實,張某的《拆遷協議》中僅對其正式房屋進行記載,按照當年政策未對院內自建房屋進行登記。隨后,街道通過多方聯系,尋找到相關產權單位提供《情況說明》,証明其院內確有1間遠年自建房屋。

既然遠年工作按照當前法治化要求、法治化標准還存在改進空間,那麼百姓的難題就必須要有解。

為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主動彌補遠年工作瑕疵,街道聯合區委政法委、區信訪辦、區住建委等部門接待張某,進一步分析研判,最終按照實際情況解決了張某房屋拆遷補償訴求。至此,困擾張某長達10余年的難題終於解開。

近年來,大王庄街道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中,堅持“群眾有理、工作有失、問題有解”的“三有推定”工作理念,既認真復盤、了解實情,不回避問題、不回避矛盾,又全面綜合考慮歷史政策和現實困難,扎實推進信訪積案逐個化解。目前,大王庄街道已累計化解征地拆遷類矛盾糾紛1886戶。

擦亮“金名片”、用好“活教材”,“三有推定”工作法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河東區的生動實踐。近日,中央政法委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104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河東區大王庄街道位列其中。在“三有推定”工作法的指導下,截至目前,河東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已累計接待群眾1.6萬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千余件﹔791件重復信訪事項全部銷號。

不久前,河東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高效化解一起矛盾糾紛,受到當事人好評。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不久前,河東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高效化解一起矛盾糾紛,受到當事人好評。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河東區“解死扣兒”“化冰坨”,是天津妥善處理棘手矛盾的一個縮影。

2020年5月,天津首創在市、區、街鄉鎮三級建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三級矛調中心運行以來,累計接待受理群眾各類訴求16.32萬件,辦結15.88萬件,辦結率97.30%,化解了大量棘手矛盾糾紛,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形成了“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模式。

“三級矛調中心建立后,我們著眼矛盾糾紛解決隻跑一地,20多個市級部門、10多個區級部門分別進駐同級矛調中心,中心集調解、信訪接待、訴訟服務、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功能為一體,打造‘調解優先、分層遞進、司法兜底’的‘一站式受理’模式,讓群眾的各類訴求都能在矛調中心找到化解的途徑。”天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楊建全說。

據介紹,除了個案交辦,為了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的共性問題,在天津市委市政府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中,天津市委政法委牽頭,抽調市級政法單位和市信訪辦共16個局級領導,帶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包聯督導調研,針對在基層發現的736個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堅持既“督”又“辦”,採取向市級部門交辦、研究完善措施等方式徹底解決棘手難題,形成了“全鏈條解決”模式。

踏上新征程,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處理機制,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天津建設,進一步提升百姓幸福生活的“成色”,天津持續書寫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新篇章。

(責編:孫翼飛、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