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巧用“加法”算質效 答好“三量”發展卷

——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奮力走出企業改革發展新路徑

2023年12月22日17:0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巧用“加法”算質效 答好“三量”發展卷(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軌道交通集團”)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推進全市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精神,聚焦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發展,巧用四道“加法”運算,以國有企業鮮明的政治態度和強烈的政治擔當,積極推動“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量”工作見行見效,實現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資源開發經營“兩大主業”均衡發展。

巧用“黨建+” 強化政治引領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礡看主峰。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牢把握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不斷轉化為改革發展效能,吹響“三量”工作集結號沖鋒號,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上不負韶華、奮躍而上。

——以“黨建+理念”開新局。天津軌道交通集團黨委深刻領會市主要領導5月22日到集團調研時提出的工作要求,聞令而動、搶先抓早謀劃企業改革發展路徑,開展多層次解放思想大討論,牢固樹立傳統運營和市場經營並重的理念,啟動了體制機制改革,制定“三量”工作實施方案,召開誓師大會,不斷強化自身“造血”功能,努力實現以資源開發收益反哺和支持建設運營主業的目標。2023年集團先后盤活1100畝土地和16萬平方米房產,可經營性房產整體出租率達86%。

——以“黨建+隊伍”強作風。堅持把“三量”工作作為一號工程,深化推進基層組織“六個建設”,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廣大干部職工市場意識、規矩意識、盈利意識,干事創業氛圍更加濃厚。研究出台《超額利潤分享機制指導意見》《項目跟投機制指導意見》,為企業和項目的市場化運作和正向考核激勵提供制度保障,實現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舉辦“精銳工程”資源開發經營隊伍專題培訓,把專家“請進來”交流討論,把隊伍“帶出去”觀摩考察,善建善用善營,努力打造懂市場、會經營、善管理的專業化團隊。

——以“黨建+群團”聚合力。堅持黨建帶工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圍繞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工程項目、加速運營提質增效等六個方面深入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推動9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運行,調度員崔賀獲得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1名,4名選手代表市交通運輸委榮獲團體賽第2名。堅持黨建帶團建,召開青年投身“三量”工作“揭榜挂帥”暨專項青年突擊隊成立誓師大會,各領域345名青年共成立23支青年突擊隊,主動認領“三量”重點任務42項,制定了具體落實措施74條,為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巧用“TOD+” 整合存量盤活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運營裡程286公裡,運營線路9條,運營車站182座,全網安全運營7000多天,11號線一期東段即將開通,隨著線網輻射能力不斷增強,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在建設運營“第一主業”的成績無需多言,但若想發揮更大優勢、擔當更大責任、作出更大貢獻,就必須以“三量”工作為改革的著眼點、發展的主抓手、穩定的基本盤,在資源開發經營“第二主業”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盤活存量難不難?有難度。做不做?必須做!還要做出成績!因為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因為市民群眾的殷切期盼,更因為天津地鐵敢為人先、破除萬難的“7047”精神。這一次,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將目光鎖定在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上,在有效盤活存量的同時,助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以“TOD+城市更新”創活力。堅持因地制宜,系統梳理河西區先達地塊的歷史遺留問題,在延續體北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改善城市界面。挖掘河東區井岡山路、津龍灣周邊片區軌道交通通勤潛力,有效推動“站城聯動”發展。目前,河西區先達地塊、河東區津龍灣城市更新項目已先后亮相,河東區津龍灣、井岡山路新建區地塊實現雙挂牌雙摘地,三個項目在有效盤活沉澱資金的同時,還將切實改善4.58萬群眾居住環境。

——以“TOD+保租房”搶先機。利用地鐵11號線拆遷零星地塊,將原有拆遷后用於地鐵風亭和綠地的地塊,成功變成可開發用地,並獲得中央財政獎補資金支持,目前佟樓、醫大二院地鐵車站保租房項目均已開工建設,兩個項目可提供保租房613套,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更多住房選擇。

——以“TOD+土地出讓”促回款。堅持規劃引領,梳理形成一地一策方案,積極主動招商,與各大房產企業對接推動地塊出讓,以合作誠意提振發展信心,最終與中建六局組成聯合體,19億元成功摘得雙林地塊,也標志著津城4個大型地鐵上蓋示范項目拉開建設大幕。此外,集團還先后盤活了造紙廠、東南角和大港迎賓街地塊,已收回沉澱資金2億元。

巧用“地鐵+” 培育增量空間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進民生福祉,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得好,老百姓是最直接的受益人。天津軌道交通集團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尋找“增量”空間,推進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廣大百姓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軌道交通體系,勾勒出一個個以實現高品質生活為核心、以便民利民為中心的共享發展“同心圓”。

——以“地鐵+經濟”增人氣。利用地鐵沿線邊角地塊打造10處便民智慧停車場,提供車位不少於1100個,布設地鐵e站185個。優化天津站、西站商業布局,引入30多家連鎖品牌。因地制宜、見縫插針引入商業、市集、體育、充電等業態,其中地鐵5號線幸福公園站周邊系列商業街、早市市集已投入經營。

——以“地鐵+APP”促聯動。拓展地鐵APP商業功能,正積極打造天津市“一碼通全城”的智慧出行平台、城市生活平台,新電商系統、積分系統已上線試運營,創建了地鐵e站、樂e停智慧停車場景,實現了積分打通兌換。天津地鐵APP用戶量已突破1200萬,提供行程服務6.7億次,智能支付比例近70%,與北京、上海、重慶等12座城市地鐵APP實現互聯互通。

——以“地鐵+光伏”賦新能。積極踐行“雙碳”戰略,深化與能源類央企合作,推進綠色發展轉型。已建成投產5號線雙街和北辰科技園北站、6號線大畢庄、2號線李明庄、9號線胡家園車輛段光伏發電項目,另有4號線民航大學車輛段等3個光伏發電項目正在建設,預計到2024年底,天津軌道交通光伏總規模及發電總量將居於全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領先地位。

巧用“市場+” 釋放質量價值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如何能夠找准自身特點,發揮自身優勢是重中之重。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堅持向市場要效益,以質量促發展,將“7047工程”50余年來積澱的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技術經驗優勢成功運用到蓬勃發展的大市場中,不斷擴大市場影響力,把經驗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走出了一條具有天津軌道交通鮮明特點的改革發展最優路徑。

——以“市場+產業”固鏈條。充分發揮軌道交通“鏈主”賦能作用,深入推進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加快推動產業成龍配套、成鏈成群。召開首屆天津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促進大會,成立天津市軌道交通協會,推動中車、中鐵、中交等龍頭央企與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助市國資委與山東朗進、浙江永貴等28家擬在津投資的裝備制造企業,簽署產業投資意向協議,意向投資額7.1億元。聯合天津大學、東南大學等5所高校以及中車唐山、中車四方、中鐵投資、中交軌道、華為公司、郵儲天津分行6家企業,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孵化、產業研究等領域深化合作,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著力提升產業鏈韌性和本地化配套水平。

——以“市場+服務”闖外埠。積極拓展太原、石家庄、嘉興等外埠城市軌道交通市場,今年簽約了14個市場化項目,市場化競爭收入佔比已達總收入60%以上,年產值達國內行業領先水平,並獲評天津市雛鷹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精心培育專業化公司,建立包含外部經營收入總額、目標淨利潤、儲備產值等6項指標的經營考核體系,旗下津鐵車輛公司取得7項價值兩千多萬元的市場訂單,津鐵供電公司搶抓軌道外部市場共簽訂11個總金額上千萬元的經營項目合同,津鐵科技公司開發智能存儲產品、變電所輔助監測系統等多個技術產品,取得10項新型實用專利。

——以“市場+管理”引筑巢。聚焦港產城融合發展,利用“小白樓航運聚集區”吸附效應,將國際航運大廈(原名泰達大廈)打造為特色樓宇品牌,圍繞航運產業物流、金融、交易、咨詢、法務、科技、人才、保險八大領域開展全產業鏈式招商引育,獲得“中國樓宇經濟行業特色樓宇30強”榮譽稱號,已吸引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航運物流分會等44家航運物流企業進駐,並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詢、業務辦理、金融咨詢服務,系統提升了大廈航運服務功能。

萬裡征程風正勁,千鈞重任再揚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牢固樹立市場經營和傳統運營並重理念,推動建設運營和資源開發經營“兩大主業”均衡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局面貢獻力量,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添秤賦能、責無旁貸。黨建引領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三量”工作猶如三個動力充沛的引擎,牽引天津軌道交通集團這列“雙主業號”在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進而有為!(通訊員 趙勝樂 黃忱)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