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話題:讓中醫藥服務惠及更多百姓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中醫藥以其簡、便、驗、廉的獨特優勢,倍受百姓信賴。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如何發揮中醫藥優勢,讓更多人民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成為基層百姓的期待,也成為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民生關注
家門口就有“國醫堂” 滿足多樣就醫需求
昨天下午,在紅橋區芥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家住隆春裡社區的程舒婷正陪著3歲女兒做小兒推拿調理脾胃。在國醫堂6間寬敞明亮的中醫診室中,牽引床、按摩椅等醫療設施一應俱全,針、罐、板、燈等醫療器具干淨衛生。從去年5月提升改造后,國醫堂還重新打造了中藥蒸汽浴室和煎藥室,更好滿足居民多樣就醫需求。“這裡還提供延時服務和錯峰診療,實在是太方便了。希望百姓家門口都能有這麼好的國醫堂。”程舒婷說。
“我們老兩口歲數都大了,平時有個頭疼腦熱就願意去看中醫,效果特別顯著,希望今后能更方便地看上好中醫、用上好中藥。”家住河北區的古稀老人趙蘭茹說,“平時我們很注意養生保健,喜歡學著弄個中醫藥膳或者配個中藥茶飲什麼的,可畢竟專業知識不足,要是權威機構能夠多宣傳中醫藥傳統文化,讓我們掌握更多的養生知識就太好了。”
兩會熱議
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國人的“中國藥”
如何讓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醫藥更好地服務當下的百姓健康需求?這兩天,在全國兩會上,這個問題也成為代表委員討論的熱點話題。
“當前,中醫藥發展正處於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重要時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說。
中醫藥雖然古老,但其理念並不落后。中醫藥關於疾病預防、養生保健方面的理念,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也是獨特的。“作為一名中醫人,我要做的就是按照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省時的重要指示,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帶領團隊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承和身體素質特點的‘中國藥’,特別是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張伯禮說。
中醫藥發展必須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以我所在的現代中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和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為例,實驗室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中藥組分庫,儲備了6萬多份中藥組分﹔打造了智能化中藥功效組分制備與評價關鍵技術平台﹔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河1號’‘海河2號’等系列裝備。”張伯禮介紹,把傳統中醫藥與大數據、先進制造技術相結合,大幅提高了中藥功效組分制備與檢測評價的效率。同時借助新技術,進一步把藥效物質化學結構、作用機理、體內過程搞清楚,更好更快地研發“中國藥”、明白藥。
在張伯禮看來,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顯著優勢。“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中的優勢和特色日益彰顯,中醫藥大有可為!”張伯禮說。
近年來,百姓“愛中醫、信中醫、用中醫”氛圍不斷強化,對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同時,中醫藥文化傳承持續推進。
“中醫藥文化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承載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醫療智慧,守護著中華民族一代代人的繁衍生息。”全國政協委員、天津西青信泰中醫醫院院長王遵來認為,應當進一步加大中醫藥文化傳播推廣力度,讓更多人重視這塊瑰寶,讓中醫藥文化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建議通過設立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舉辦家庭健康論壇等方式,從人們日常生活的食、用、游、學等方面優化中醫藥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豐富教育科普形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需求,使中醫藥文化走進百姓生活。
“比如,依托中醫藥文化主題博物館進行中醫藥科普教育﹔建設中醫藥社區生活館,培養具有中醫藥文化素養的科普指導員,定期組織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營養學、運動學科普活動﹔開展免費診療咨詢和健康義診活動,提供推拿、針刺、艾灸、拔罐、刮痧等中醫特色操作體驗,讓大家真切感受中醫藥的溫度。”王遵來建議,每個社區都配備一名中醫全科醫生,日常以治未病和健康服務為切入點,對轄區居民開展體質辨識服務,開展評估、咨詢和指導,應用中醫適宜技術進行健康干預。同時,把中醫藥引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利用中醫醫師團隊開展中醫藥服務,真正讓轄區居民體會中醫藥服務的便利性和實用性。
措施聚焦
擦亮“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金字招牌
在過去的一年中,天津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不斷推進。以政府名義印發《天津市中醫藥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形成“3+12”(3部綜合法律規劃和12部專項實施方案)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政策體系。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國家中醫醫學中心、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等建設穩步推進,南開區成功入選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22家中醫醫院和136家基層醫療機構不斷完善門診“一站式服務”,提供中藥加工、飲片代煎等個性化服務、開設業(夜)診服務。“15分鐘中醫藥健康圈”基本實現。
2024年,天津如何推廣中醫藥便民惠民措施,同時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
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將強化中醫醫院兒科、老年病科建設,建設28個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和市級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實現二級以上中醫醫院中醫治未病科室全覆蓋,建設12個中醫治未病分中心、11個中醫康復分中心。通過均衡布局中醫藥重點專科學科,鞏固培育放大中醫藥特色優勢等舉措,擦亮“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便民惠民金字招牌,滿足群眾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
圍繞中醫藥文化宣傳和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我市將建立社區“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整理、挖掘、保護中醫藥傳統知識,持續開展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普及中醫藥經典,建設中醫藥文化傳播平台,鼓勵各級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記者 張雯婧 徐楊 孟若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