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代表委員談如何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4年03月08日08:47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津應如何更好地推動城市文化傳承發展?

  龍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天津視察指導,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展現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氣質,是傳承發展城市文化、培育滋養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提出的重要要求,天津的代表委員就如何更好擔負起“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全國兩會上,談想法、提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張金英:

  改變“一作品一立案”現有審理方式

  知識產權保護是提升文化創新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最大激勵。著作權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文化強國、知識產權強國進程中的地位日趨凸顯。然而,隨著我國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著作權侵權案件逐年增加,特別是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佔據了其中的絕大多數,“線上盜版”“網絡侵權”等現象大肆泛濫,網絡成為著作權侵權糾紛的“重災區”。為此,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建議,加強網絡版權保護,完善著作權維權機制,改變“一作品一立案”的現有審理方式。

  “當前,在開展網絡侵權案件維權工作中,還面臨著立案難、調解機制不完善等困境。”張金英建議,針對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件,建立專門的著作權維權調解機制,在法院內部設立專門的調解機構,外聘社會律師等主體參與調解工作,並設定調解期限,在訴前調解工作終結后,自動轉入正式立案環節。同時,對相關工作依法及時公開,能夠通過網絡平台等進行公開查詢,做到工作進程“可查可溯”。

  “建議設置‘初步審查’,對侵權主體和侵權性質相同的不同作品進行合並立案,提高訴訟效率。”張金英提出,聯合中國作家協會、“文著協”等相關組織開展維權工作,形成合力,提升糾紛解決實效。同時,在保護著作權主體相關權利的前提下,擴大作品影響力,真正使更多優秀的文字作品得到推廣。

  全國人大代表顧天翊:

  整合制定統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國家有必要整合修訂現有法律法規,制定一部統一完備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全面加強對各類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天津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顧天翊說。

  “目前,我們國家對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專門的法律保護,但對像歷史建筑、歷史街區、歷史古鎮等尚未被納入不可移動文物的大量城鄉建成遺產,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層面規范。”顧天翊認為,城鄉建成遺產數量大、分布廣、空間關系復雜,且與土地空間開發利用直接相關,統籌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社會民生之間的關系,亟須出台一部完整統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律。制定統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首先,要整合現有涉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對需要修訂完善的予以修訂,把有關城鄉建成遺產納入法律保護范圍,實現全覆蓋﹔其次,要以堅持保護優先、鼓勵合理利用為原則,明確搶救性保護、日常性維護管理、合理性利用的標准和要求,規定正負面清單和相應獎懲機制,為保護傳承利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最后,要科學匹配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權責,積極引導社會主體和市場化資源參與,形成全民保護、全民利用、全民共享的新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孟冬梅:

  以天津文化中心為牽引推動文化傳承發展

  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一扇窗。“作為全市規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設施,天津文化中心無疑是激發天津文化旅游新活力的重要支點。我們將堅持以天津文化中心為牽引,在打造文化高地上勇於探索、展現擔當,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凝聚更多精神力量、文化動能。”全國政協委員、河西區副區長孟冬梅說。

  如何提升天津文化中心的吸引力?孟冬梅表示,依托“三城四館一劇院”,將天津文化中心打造為文旅商體融合發展標志區。主動融入京津冀文旅一體化,精心策劃京津冀非遺文化嘉年華等系列文旅商活動,積極承辦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主場活動,助力三地文旅資源共享、產業協同發展。此外,激活文化遺產創新創造基因,賡續文化血脈。立足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北疆博物院等館藏資源,充分發揮西岸非遺體驗館載體作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化“文博+旅游、非遺+旅游”工程,通過節點打造、景點串聯,展現區域歷史文化多樣性和活態傳承發展創造力。

  “我們還將提升公共文化供給服務水平。”孟冬梅介紹,高質量舉辦西岸讀書節、藝術節,創新打造“西岸書齋”等西岸文尚新空間。進一步深化與文化院團、演出劇院的戰略合作,高質量舉辦系列文化惠民活動,持續提升“10分鐘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圈”建設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汪惠仁:

  以文學出版之為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優秀文化可以啟智潤心。全國政協委員、百花文藝出版社總編輯汪惠仁提出,文學是承載人的豐富情感的藝術樣式,可以經由文學表達與出版傳播,進一步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之蔚然成風。

  汪惠仁說,我國的文學出版工作自新中國建立以來,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別是在培養少數民族作家、推出優秀少數民族文學作品方面,成就突出。“其中,中國作協《民族文學》雜志多語種出版、為激勵少數民族文學繁榮發展專設‘駿馬獎’,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既要珍視過往成就,還應繼續開拓、統籌謀劃,在‘共同體’上做文章。”

  “建議進一步研討著眼於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大文學史’建構的可行性,培育相關交叉學科及人才隊伍,及時出版階段性成果。用文學形式,進一步書寫著眼於中華民族共同體視野下共同奮斗的現實實踐,深刻記錄中國式現代化征途上全體中國人民的勇氣與智慧。同時,積極引導,設立專門項目,鼓勵相關文學作品出版。”汪惠仁表示,應及時總結、研究、呈現、傳播華語海外流散文學,努力畫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學的最大同心圓。

  全國政協委員趙秀君:

  探索更加高效的戲曲人才培養之道

  戲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如何繁榮發展戲曲事業?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團長趙秀君表示,要從人入手。

  “‘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的回信中提出的。”趙秀君說,目前,戲曲藝術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青年從業者數量和質量呈現下降趨勢。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在廣大戲曲工作者努力下,一批優秀青年演員脫穎而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戲曲界青黃不接、人才斷檔的問題。但戲曲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培養周期長、對從業者要求高,還需要不斷探索更加高效的人才培養之道。

  對此,趙秀君表示,要堅持“整劇”式人才培養。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從40年前的“百日集訓”開始就堅持“整劇”式傳承。將年輕演員聚集在一起,延請名師,“一對一”授課。通過先分散學習提高個人表演能力再集中排練配合,重視演員間的配合與相互成就,真正發揮劇組“一棵菜”精神,切實將戲曲藝術的傳統精髓延續下來。

  “青年演員演出市場的低迷,是影響青年演員成長的主要原因。”趙秀君建議,出台青年演員演出補貼政策,同時鼓勵院團施行低票價惠民政策,吸引更多觀眾關注青年演員。(記者 韓雯 周志強 劉平 孟若冰)

(責編:唐心怡、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