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看天津丨自貿區:數據“放行” 勇當制度創新“頭雁”
企業在辦理出境申報評估時,常常面臨這樣一個困惑:到底何為重要數據?
這個問題,終於在不久前有了答案。5月9日,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天津市商務局聯合公布《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數據出境管理清單(負面清單)(2024年版)》(以下簡稱“《負面清單》”),這也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促進和規范數據跨境流動規定》實施以來,國內首份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
《負面清單》出來前,不少企業的心都“懸”著。“我們公司部分數據存儲在位於國外的服務器上,之前根據對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視和合規要求,向相關部門提交了個人信息出境標准合同備案材料。”趙樂說,《負面清單》出來后,公司不需要再訂立個人信息出境標准合同,企業合規成本降低不少。
趙樂所在的百超(天津)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是瑞士百超集團旗下的核心制造企業之一,位於天津自貿試驗區,產品包括數控激光切割機、數控折彎機、數控切管機、軟件及自動化解決方案等,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之前,為了降低合規成本,我們做過可行性分析和調查,甚至考慮在國內建立一個數據中心。”趙樂說,《負面清單》出來得非常及時,政府上級主管部門還有專門工作人員為公司做進一步的政策說明,“《負面清單》讓公司省去了幾百萬元建數據中心的成本,也增加了瑞士管理層在華投資的信心。”
在天津舉辦的數據跨境政策宣講會上,企業代表們認真聽講。受訪者供圖
此次發布的《負面清單》列明了天津自貿試驗區企業向境外提供數據需要申報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訂立個人信息出境標准合同、通過個人信息保護認証的情形。圍繞生物醫藥、服務外包、金融、互聯網平台、汽車、集成電路、氣象、國際貿易等自貿試驗區8大重點領域產業發展和監管需要,將企業出境數據分為戰略物資和大宗商品類、自然資源和環境類、工業類、金融類等13個大類46個子類,並對每一類數據基本特征作出詳細描述,使企業易於判斷、便於操作。
數據的價值在於流動,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據跨境流動勢不可擋。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數據已成為全球經貿活動的重要驅動。現在,隻要是《負面清單》之外的數據,都可以自由跨境流動,代表著更大范圍的對外開放。
《負面清單》是對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DEPA(《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的積極探索,也為優化國家數據跨境流動管理體制機制提供了天津經驗、作出天津貢獻。
《天津市2024年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方案》中提出:制定自貿試驗區企業數據分類分級標准規范,研究出台數據跨境負面清單,支持有需求的自貿試驗區企業實現數據合規跨境流動。加上此前發布的發布《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數據分類分級標准規范》(下簡稱“《標准規范》”),天津自貿試驗區在全國形成數據跨境創新的“雙首個”制度優勢,填補了該領域制度空白。
“《標准規范》和《負面清單》的發布,便利企業數據安全有序流動,進一步優化了我市營商環境,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外向型企業和跨國公司落地發展。”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