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首個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合作案例落地
食品有免費試吃,如今,科技成果也能“先嘗后買”。11月19日,天津市天安博瑞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科技大學簽訂了“多運動目標跟蹤方法”專利實施許可合同,與以往不同的是,企業可以在免費使用1年后,根據使用情況再付費轉化,這也是我市首個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的案例。
本月初,《天津濱海高新區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實施辦法(試行)》發布,在全市率先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路徑:高校院所等單位將科技成果許可(轉讓)給高新區科技型企業,在免費使用一定期限后,交易雙方根據自願原則,採用“分期支付”“延期支付”“附條件支付”“收益提成支付”等方式約定付費許可(轉讓)事宜。
“從了解政策到簽約,一共隻用了18天,這種和高校的合作方式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作為“先嘗后買”的首個體驗者,天津市天安博瑞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姚戈告訴記者,以公司研發的消防員綜合定位終端為例,其中包含了幾十項專利,除了依靠自身研發,專利授權許可(轉讓)是企業獲得技術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十幾萬元到幾百萬元的許可(轉讓)費用,對於企業來說也是具有一定風險的支出。
在他看來,“先使用后付費”模式解決了企業和高校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問題:“在把知識產權應用到產品之前,企業不能准確地評估它的價值,所以不太願意去一次性支付轉讓費用。如果先使用一段時間,我就能知道這個知識產權帶來的經濟效益,在支付費用時會更有依據、更加放心。”
使用者能受益,權利人又可以獲得哪些好處?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何杰表示,學校每年的專利申請量很大,但許多都“躺”在櫃子裡沒有得到應用。“通過這一模式,學校和企業節省了磨合的時間,專利的效果可以在產業中進行驗証,讓知識產權變成有價值的生產力。有了保險產品的保障,學校也不用擔心無法獲得專利許可費用。”
何杰提到的保險產品,是人保財險聯合高新區推出的專利實施失敗費用損失保險。“專利在實施期間如果沒有產出預期成果,經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或保險人認可的第三方機構認定為專利無法實施或者專利轉化失敗的,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從而為企業和高校分擔風險。”人保財險天津市分公司國際部總經理張婷介紹。
姚戈告訴記者,此次獲得許可的“多運動目標跟蹤方法”專利,將用於定位終端升級產品的研發,進一步提升定位精度。“我們會與高校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也有助於我們及時了解最新科研成果,更好地為我所用。”他表示。
通過多輪政策宣講和對接活動,目前,南開大學等高校也表示將與企業攜手,圍繞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合作。
天津濱海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夏青林表示,高新區企業科技屬性強、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快,對創新成果的需求旺盛,“先使用后付費”模式搭建了科教資源與企業的“握手”通道,能夠真正將成長潛力大的科創成果選出來、用起來,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這一模式還將與天開園政策形成合力,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記者 馬曉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