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紅橋: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人民網天津11月22日電 (記者唐心怡)11月21日上午,天津市紅橋區科學教育成果展暨第三屆“京津冀”創客教育嘉年華活動舉辦。
本次活動以“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為主題,展現紅橋區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的階段性成果。來自北京市和河北省雄安新區、邯鄲市、任丘市等多地及天津師范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的500余名師生齊聚一堂,共同分享科學教育亮點、交流成功經驗。
學生們現場體驗科學項目。人民網記者 唐心怡攝
活動現場,天津市第三中學、耀華中學紅橋學校、天津市第五中學、天津市民族中學、紅橋區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小學等多所學校帶來了包括3D打印技術、人形機器人、蘆丁雞養殖等在內的32個科學研究成果,教師和學生們為觀摩嘉賓介紹他們參與的科學教育活動,分享學習收獲。
“我從初中就對化學感興趣,被神奇的化學現象吸引,參加社團是為了探究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天津市耀華中學紅橋學校高二學生邵梓晗說道,“現在我有了更多的實驗機會,了解了更多的化學知識,對課業學習也很有幫助。”
天津市民族中學語文教師梁彬介紹:“我們學校依托特色課程體系,設立了激光雕刻與3D打印社、話劇社、漢服社、烹飪社等,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相結合,讓學生們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發現科學、了解科學、愛上科學。”
學生們現場品嘗健康飲品,收集意見建議。人民網記者 唐心怡攝
當天,天津理工大學理學院還與紅橋區教師發展中心及紅橋區6所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簽訂了共建科學教育實訓基地的合作協議。天津理工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李洪國表示,將充分發揮高校科學教育資源優勢,讓“智匯紅橋”校地人才合作落地落實。
天津市紅橋區教育局局長劉志堅表示,將持續加大科學教育投入,不斷優化科學教育資源配置,創新科學教育方式方法,讓科學教育在實施“教育興區”發展舉措、培養創新人才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努力為紅橋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