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海河英才”為天津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024年3月7日,天津市首場“雙一流”高校招聘會走進百年學府——南開大學,自此,天津“輕騎兵”招才引智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3月30日,第十二屆京津冀招才引智大會上,三地200家優秀企事業單位提供7000余個就業崗位,為促進區域人才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10月29日、30日,首都重點高校160余名師生來到天津,實地參觀了天津軟件園等高新技術點位,多角度感受天津產業發展的活力和城市向上的魅力。
……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年以來,天津錨定“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扎實推進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積極打造“海河英才”人才品牌,以長遠的眼光、務實的舉措、細心的服務,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集聚海河兩岸,使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現。
千山萬水 招才引智
誠意天津助推“雙向奔赴”
“哈工大1位博士、6位碩士,北科大1位博士,太原理工2位碩士,吉大3位碩士,天大2位碩士,河工大7位碩士……”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人事部正梳理著一年來的引才“賬單”。
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是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能源重大裝備材料研發中心,同時是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天津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天津市企業重點實驗室。通過今年招聘活動延攬的人才,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為我市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我們專業有學長在天津發展得不錯,受他影響我也決定來天津就業。現在基本上也與企業談妥了,隻等畢業后就去!”楊千語是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在天津市“雙一流”校園招聘西安交通大學專場上,她通過對接心儀的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聽說去天津還可以申請入住人才公寓,配套設施都很完備,非常期待!”
打造招才引智“輕騎兵”,讓引才工作更加輕量化、高頻化、定制化、柔性化。從鬆花江畔,到珞珈山下,從渤海之濱,到天府蓉城,輾轉萬裡、跨越山海的引才之行,反映出的是天津對人才的強烈渴望和迫切需求,釋放出的是“天下才天津用”的滿滿誠意。
“今年開展‘輕騎兵’招才引智活動,目的是為重點高校和我市優秀用人單位搭建精准、高效的人才對接橋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讓人才和用人單位‘搭上線、牽上手’,推動兩者‘雙向奔赴’。”市人社局人才開發處處長王守成介紹,據統計,今年市、區兩級人社部門共開展“輕騎兵”招才引智進校園活動160余場,服務企業近6000家次,吸引求職學生12萬余人次。
求賢若渴 不拘一格
好政策讓“流量”變“留量”
薪資待遇不低於3萬元,提供科研經費,出站獎勵2萬元至5萬元等﹔入職可直接進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供專利和文章等知識產權獎勵、晉升通道、專業導師、團隊旅游……為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我市用人單位紛紛開出優厚條件,以期延攬更多“英才”。
“我是被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天津引才的真誠態度吸引來的,到天津凱普林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已經3個月了,公司不僅讓我入站繼續深造,還幫我申請了人才公寓。”已經落戶天津的張繼偉感慨,“工作與專業很契合,能夠幫助我更好地進步和發展。”
“我們今年參加了市人社局組織的所有‘雙一流’高校校園招聘活動,目前達成意向的有400余人。”經緯恆潤(天津)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對今年招才引智活動非常滿意,“明年還要繼續搭乘人社局引才‘東風’,為企業招攬更多優秀人才。”
除了招才引智“輕騎兵”,天津還通過“賽、節、會、行”等多種形式求賢納才。日前收官的第五屆“海河英才”海外人才創業大賽,吸引了1600余名海外人才、500多個項目參加,最終確定45個獲獎項目。“我們的項目一直是在國外做,此次回國參賽,希望研究成果可以盡早轉化、得以應用。”參賽選手張瑞峰和團隊從2018年起就在大西洋理工大學開始進行無源智聯系統相關研究,先后取得多項國外產業基金支持,他表示:“我們看到,在天津,智慧工廠、智慧農業、智慧城市未來將會是一個巨大市場。通過這次大賽,我們和天津的各個相關部門已經有了初步的接洽,計劃盡快在留創園落地,投產后每年有望帶來1億元至1.5億元的產值。”
“我們已經連續5年舉辦海外人才創業賽,共吸引30余個國家和地區3000余名海外人才參賽,150余個海外優秀創業項目落地天津。”市人社局留學處處長朱虹介紹,“今年,我們出台了支持留學人員來津創業18條措施,通過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推動孵化平台建設、舉辦標志性引才活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舉措,為優秀留學回國人員來津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人才蔚,事業興,城市活。截至目前,“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累計引進各類人才50萬人,平均年齡31.8歲,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佔比超過70%,戰略性新興產業從業人員佔比達26%﹔累計引進留學人員6萬余人,先后培育出雲賬戶、凱萊英等一大批有重大影響力的知名留創企業,為天津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人才動能。
搭發展平台 解后顧之憂
“巢聚”“拴心”八方才俊
筑巢引鳳的關鍵還在“筑巢”。
3月1日,《天津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正式實施,為人才在津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7月,市人社局公布了設立新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通知,天開高教科創園赫然在列。
10月28日,中國電科留學人員創業園正式開園,全市留學人才創業平台載體達13家。
“天開園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集聚,多數達不到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標准,引才競爭力偏弱。為此,我們積極向人社部爭取,在園區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總站,不僅提升了園區對高層次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也有效解決了企業引才難題。”
市人社局專技處處長郝彤表示,“今年以來,全市新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8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2個﹔招收博士后441人。”
良禽擇木而棲,賢才觀風聽潮。“除了領先的科研平台和軟硬件條件、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最打動我的還是天津‘悉心’‘用心’的營商環境和‘盡心’‘熱心’的周到服務。”回顧兩年來在津創業經歷,鈉坤碳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90后”董事長張俊很有感慨。
從協助融資建廠到提供創業管家服務,從參加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到與行業聯盟成功“握手”,從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到給予人才職稱評定支持,天津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用心用力護航一家家初創企業走上發展“高速路”。
全力打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讓天津成為各類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圓夢之地。市人社局副局長鄭巴音表示,未來,我們將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強化“海河英才”品牌建設,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著力破除妨礙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有效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讓更多“千裡馬”“金鳳凰”聚集在天津這片創新熱土,讓城市與人才彼此成就、共同出彩。(記者 廖晨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