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堅守在魚池邊的承諾——“天津楷模”金萬昆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
2024年12月04日09:38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一生守在魚池邊,一干就是60多年。一份承諾,與生命等長,這樣的人生是何等執著?

12月2日,由天津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寧河區委聯合舉辦的“天津楷模”金萬昆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天津大禮堂舉行。5位報告人,用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還原了金萬昆為黨和人民的水產事業不斷奮斗的一生。

金萬昆被譽為“北方家魚人工繁殖第一人”,曾培育出11個“國審”水產新品種,破解了多項技術難題。2023年6月,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授予他“天津楷模”稱號。同年12月2日,金萬昆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1歲。

在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黨支部書記孫杰的記憶中,與金萬昆共事的28年裡,從未聽過其抱怨過累與難。“1959年,金萬昆被派往江蘇學習白鰱孵化技術,因為文化程度低,和專家們站在一起時總覺得自己矮人一頭,他一開始也很抵觸,授課內容凡涉及實踐的部分都能明白,但一涉及純理論知識就很吃力。但金萬昆沒有退縮,理論基礎幾乎零基礎的金萬昆向育種科學發起了沖鋒,除了勤奮,他沒有第二條路。”金萬昆在農民學校學漢語拼音,去書店找育種書籍,自學理論知識,遇到不會的到處求教,幾年下來,字典就翻爛了好幾本。

由於工作關系,寧河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顧明君與金萬昆有過數面之緣。“隻要和他聊魚,他就能滔滔不絕,兩個多小時的採訪,89歲的金老始終聲音洪亮、底氣十足,幾次詢問他累不累,是否需要休息一下,但金老都擺擺手表示不用,他從年輕時就這樣,干什麼事都講究一鼓作氣。”金萬昆為魚痴、為魚迷,每天工作十余個小時,魚就是他的全世界。

與金萬昆相處的點點滴滴,寧河區畜牧水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周偉良仍記憶猶新:每年五六月份,換新水產良種場就像過節一樣,金老總是精神抖擻,穿上膠皮褲親自為前來採購魚苗的農民兄弟們“打碗”售苗。“如今,雖然在換新水產良種場裡再也看不到金老的身影,但他的事跡和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在推進農業提檔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嫁到金家40年,印象中逢年過節很少能在家見到公公,漁場的事他親力親為,家裡的事卻很少過問。”回憶起金萬昆,兒媳付佔運眼中充滿淚水:公公十分節儉,藍色的工作服一穿就是三十多年,破舊的書包一拎就是二十多年。我們想給家裡添點新物件,給他買點新衣服,他總是推辭。有一次,他去江西購買魚苗,看到當地山區特別貧困,很多人經常吃不飽飯,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回來后,他把幾十年科研成果取得的全部獎金都捐了過去。

“我很幸運,在從業之初遇到金萬昆這樣的好師父,教會我做事多一份付出、多一份擔當、多一份執著,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金萬昆的徒弟韓亮目前是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農藝師,他表示,願像師傅一樣,站在水產種業前沿,為推動科技進步、守護“種業”安全貢獻青春力量。“請您放心,您的使命沒有完結,您的腳步永不停歇,您的精神終將在我們這一代接續傳承、生生不息!我們將接過您未竟的事業,為黨和人民做好育種工作!”

報告會上,掌聲一次次響起,淚水模糊一雙雙眼睛。

金萬昆一生都在踐行“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錚錚誓言。他雖然走了,但那些歲月卻刻進人們心裡,他的魚苗也一茬茬長大,將源源不斷地送向全國人民的餐桌。

(責編:韓昱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