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東疆發力海洋裝備等新興產業

面朝大海 逐“藍”而行

2025年02月10日09:55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面朝大海 逐“藍”而行

提起東疆綜合保稅區的優勢產業,融資租賃、航運產業等必然榜上有名,如今,利用東疆的區位優勢,海洋裝備、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也在這裡茁壯成長。面朝大海的東疆,正加速推動產業煥新,奔涌向前,逐“藍”而行。

春節前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海卓同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卓同創)的水下監測設備研發制造中心在東疆新質生產力產業園投用,除了測試公司研發的新產品之外,還能為業內合作伙伴提供集成測試和培訓等服務。

“海洋科技企業有一項核心需求,就是在新產品成功研發后能盡快開展真實海域環境測試和應用場景開發。”海卓同創相關負責人說,“東疆的淺海岸線有26公裡,臨近永定河,連接渤海灣,測試條件非常好。除此之外,航運要素聚集,租賃、物流等相關產業高度協同,這些都是我們選擇在這裡落戶的原因。”

國內海洋裝備領軍企業星天海洋同樣看中了東疆的資源優勢。農歷蛇年伊始,該企業在東疆全資設立了天津知海科技有限公司,將在海洋地理信息數字化處理,海洋探測裝備的研發、測試、制造、銷售等方面開展業務。

追逐“海洋之藍”,東疆大力發展輕型海洋裝備產業,除海卓同創、星天海洋之外,還吸引了博海深衡、浮點智能、震兌智能等多家行業內“明星企業”落地展業,涉及海洋勘測、探測設備領域企業,水面輕型裝備企業等類型。

“我們正在打造京津冀智慧海洋裝備測試基地,在應用場景挖掘、產學研合作、產業促進等方面服務海洋企業發展。”東疆工信局副局長李凱介紹,截至目前,東疆向海洋裝備企業開放了10萬平方米水域和部分泊位,已完成150人次、20場測試活動。

探索“天空之藍”,東疆積極布局沿海低空經濟領域,憑借豐富的海域資源和“干淨”的低空空域,受到眾多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的關注。

瞄准低空經濟這一萬億級市場,東疆新質生產力產業園致力於為企業提供試飛平台,並在適航取証、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目前,東疆初步建立起以東疆音樂廣場帶動東部岸線“低空文旅”、以新質生產力產業園帶動北部岸線“低空測試”、以港口倉儲設施帶動西部岸線“低空巡檢”等多維度的低空場景。此外,還與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開展戰略合作,推動設立華北適航審定技術服務中心,引入航空器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專業試飛測試基地。

聚焦港產城融合發展,東疆海岸線帶來的“城市之藍”也愈發亮麗。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東疆累計接待游客超33萬人次,親海觀鷗、冰雪娛樂、郵輪旅游等多點開花,文旅產業拉動區內消費超1700萬元。

過去一年裡,“東疆海鷗季”“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日出東疆畢業季”等活動和亞洲沙排巡回賽、國際籃聯三人籃球挑戰賽等賽事在東疆上演,海風市集、露營基地等設施投用,帶來新的消費增長點。隨著城市更新行動穩步推進,東疆的旅游、商貿、休閑等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眼下,東疆正在拓展“郵輪+產業”新動能,聚集更多上下游企業,培育更具競爭力的郵輪產業集群。加快打造高品質、高辨識度、高文化內涵的國際化海洋文旅目的地,宜居宜業宜游的東疆邁出新步伐。(記者 馬曉冬)

(責編:韓昱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