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公寓帶旺海港廠院煙火氣

濱海新區新港一號路1號,天津市外輪供應有限公司佔地30畝的廠院,在沉寂10余年后的2025年新春,重新熱鬧起來了。
熱鬧是空曠廠院裡一棟粉刷一新的四層小樓帶來的。記者昨天來到這座小樓,感受這份由100多位青壯年工人居住在此,進進出出帶來的煙火氣。
“幾個月前這裡還因多年無人辦公而積塵滿地、門窗殘破。”在外輪供應公司工作近40年的老員工蘇金彪指著手機裡的老照片給記者看。照片裡的老樓積水遍地、牆面剝落,一眼可見年久失修,破敗中全是時光緩慢流逝的痕跡。
蘇金彪現在的身份是天津濱海城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他說:“由於外輪供應公司廠院距離海邊很近,因海水倒灌、排水管道老舊,每年汛期廠院裡的樓宇積水最深可達1米。樓體建筑年代久遠,現有的消防、水、電等相關配套均已老化,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無法對外出租以及使用,造成資產一直處於閑置狀態。”去年下半年,濱海城運投資300多萬元,對廠院的管線等相關配套以及這四層小樓進行改造,1月3日,四層小樓被冠以“經濟型藍領公寓——藍灣公寓”的名號重新激活,成為在天津港附近工作的藍領們舒適溫馨的新家。
“藍灣公寓一開張,就迎來100余位住戶,多是為停靠在天津港的船舶提供服務的公司的藍領工人們,即使春節假期也仍有四五十位工人居住在這兒。節后一上班,又新迎來10余位租客。目前租客已達到115位,佔總共156個床位的74%。” 蘇金彪娓娓道來。
記者看到,一樓的幾個房間被布置成健身房、會客室,二至四樓則分別是四人間與六人間,房間窗明幾淨,上下鋪的床位邊是一人一位的桌椅,以及每人一列的櫃子。每層還都設置有洗衣房、盥洗間、衛生間。
“過去我們的工友們多是住在平房或群租在居民樓房裡,有的時候上個廁所都需要跑老遠,現在條件好太多了,有熱水,有空調,有免費無線網絡,衛生間有專人打掃。關鍵是離我們上班的船舶很近,方便又舒適。” 天津鑫洋船舶服務有限公司的姚燕龍來自邯鄲,他來天津三四年了。“春節我都沒回家,有船靠岸了,不管白天還是半夜,幾分鐘就到。”他對記者說。
已經在天津港附近購買自己的房子,定居下來的天津萬利合船舶服務有限公司員工王兆權特意向公司申請了一張床鋪。“我是東北人,在萬利合工作20余年了,也在天津成家落戶。藍灣公寓一開張,我們公司老板就為90多名工人租下了這裡的房間,春節假期,公司40余名員工都沒回老家。我家離得挺近,但有活的時候就不回家了,住這兒更方便。”他告訴記者。
這裡的一張床鋪每月租金300元至350元不等。“天津建勇消防設備有限公司的柴總剛剛租下來一個6人間,今天過來付租金﹔天津茵帕航運有限公司也是在今天簽下了一個6人間的合同。”濱海城運運營部副部長張寧對記者說。
濱海城運的上級母公司津投資本黨委書記、董事長侯宇鋒與記者一同感受小樓新氣象。他向記者介紹,盤活小樓是津投資本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兩委“三新”“三量”重點工作部署,充分傾聽民生訴求,踐行國企社會責任的舉措。“30畝廠院裡還有10多棟樓等待盤活,我們將把這四層小樓每年獲得的50多萬元租金收入全部投入再盤活中,除了滿足藍領工人需求,還將從服務天津港周邊企業辦公需求、白領居住需求等多方面入手,把整個廠院的煙火氣越燒越旺。”侯宇鋒說。(記者 吳巧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