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出台進一步提升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水平工作方案

“家門口”消費更便捷 “家周邊”服務更多元

2025年02月13日09:44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家門口”消費更便捷 “家周邊”服務更多元

  近日,市商務局等18部門印發《天津市進一步提升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水平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進一步健全生活服務體系、提升消費業態服務水平、豐富生活服務場景、營造利商興商的環境氛圍等方面提出重點任務,打造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場景,推動便民商圈與養老服務圈、文化休閑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務圈、快遞服務圈等和融共促,不斷擴大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覆蓋范圍。

  聚焦“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

  所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一刻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方案》提出,在居民“家門口”(步行5—10分鐘范圍內),我市將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網點,並引進智能零售終端﹔在居民“家周邊”(步行15分鐘范圍內),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

  其中包括,發展“一店一早”,鼓勵大型綜合超市下沉社區市場,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進社區,搭載代扣代繳、代收代發、打印復印等便民服務。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務”“互聯網+早餐服務(不含食品攤販)”等為主體,構建多層次早餐供應體系,讓居民吃得好、吃得方便。

  在補齊“一菜一修”方面,做好菜市場提升、改造、補建,支持有條件的菜市場引入便民業態,拓展服務功能。鼓勵市場主體加大對生鮮超市、果蔬菜店、智能果蔬售賣櫃等的投資布局。鼓勵規范有序發展包含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功能的社區工坊,利用社區閑置空間或菜市場攤位,為“小修小補”提供場地。

  《方案》還特別關注“一老一小”需求,提出加大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供給、智慧健康創新應用、智慧養老服務推廣,努力實現社區家政能力全覆蓋。推動區級托育綜合服務指導中心、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增強普惠托育服務供給能力,構建以社區托育服務、幼兒園托班、用人單位福利性托育服務等為主要類型的托育服務網絡。

  豐富生活服務場景 促進“圈圈”融合

  根據《方案》,我市將利用各類資源,打造更多的便民消費空間。例如,利用空置或過剩的舊廠房、倉庫以及閑置土地,改建一批社區商業中心、鄰裡中心等便民服務設施﹔支持利用分散的地鐵站點空地資源及閑置空間,發展便民餐車、便民停車、便民市集等項目﹔在保障安全、征得業主同意的前提下,整合社區閑置資源,增加便利消費、郵政、快遞服務、家政保潔、養老服務、廢舊物資回收等服務。

  為了將便民商圈與養老、文化、體育等領域服務圈相融合,《方案》提出,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三合一”跨界融合,打造“三邊”(身邊、家邊、床邊)“四不離”(不離家、不離親、不離熟悉環境、不離熟悉朋友)養老服務體系﹔健全老年教育四級辦學體系﹔發展老年人助餐服務。推動社區(村)體育設施更新換代,提升改造2000個社區健身園,增建一批百姓健身房、小型健身中心和足籃排多功能運動場、戶外微場地等。同時,進一步優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快遞服務等。

  除此之外,《方案》還從商事登記、稅費優惠、金融支持和促進就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任務。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建成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190個,覆蓋977個社區,服務周邊居民近580萬人。濱海新區、河西區等7個區獲評全國試點,濱海新區在去年入選了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地區。(記者 馬曉冬)

(責編:韓昱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