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老朱進京賣菜記

2025年02月13日09:5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老朱進京賣菜記

  說起老朱,武清區下伍旗鎮十裡八村誰不說這是個“能人”——跟朋友合伙做配餐公司,積累了近300家客戶。生意干得好好的,他又跑去給北京餐飲企業送淨菜。

  北京的淨菜市場已形成相對穩定的供應格局,想從中分一杯羹並不容易。然而,這個競爭激烈的賽道,愣是讓老朱闖進去了。他和朋友合伙開的淨菜公司剛成立第二年,就成為絕味鴨脖、濱壽司等知名餐飲品牌的供應商,現在每天往北京的發貨量達3000多公斤,佔總發貨量的一多半。

  這個老朱,是何許人?

  老朱本名朱士臣,天津市合祥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家公司成立於2021年,當時,北京不少餐飲企業招工難。相比於“毛菜”,淨菜進廚房,不僅能節省人工成本,還能減少約20%的廢棄物。於是,他萌生了成立一家淨菜公司的念頭。

  “公司成立之初就是奔著北京市場去的。”為此,他把公司選在了距離北京僅70多公裡的武清區下伍旗鎮。

  從團餐到淨菜,老朱本以為,同是餐飲賽道,模式大差不差。誰知道,一上手發現,沒他想象得那麼簡單。

  “餐飲企業大多是連鎖店,對淨菜規格有標准化要求,比如土豆丁要大小一樣、芹菜段不能有粗有細。咱當時不懂,按照做團餐的標准切,拿著大小不一的樣品就去談客戶了。” 老朱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笑著說,人工切的,賣相不好,報價還貴,后果可想而知,吃“閉門羹”成了常態。

  市場這邊,遲遲打不開﹔公司那邊,一個月就賠掉20多萬元。這樣下去怎麼行?

  琢磨了一段時間后,老朱召集大伙兒開會,隻有一個主題——改變。

  “人家嫌棄咱什麼,咱就改什麼。人家嫌咱產品規格不統一,咱就上設備,把它統一了。”他說,那段時間,他們研發了10多種小型蔬菜加工設備,比如過篩土豆丁的分揀器、切芹菜條和黃瓜條的分條器等。

  2022年下半年,老朱拿著十幾種精細處理后的淨菜“小樣”又去了北京。一家餐飲企業遞來的一筆訂單改變了他的生意軌跡。

  “那是我們在北京市場的‘首單’,每天要貨量隻有幾百公斤,不但沒有利潤,一天還賠200多元。”即便如此,老朱還是接下了這筆訂單,一送就是幾個月。

  對此,親友不解。放著賺錢的團餐不深耕,非要跑去做淨菜,折騰半天還賠錢。“那時候,不少朋友勸我放棄。”他說,“但我認為,客戶要先認識咱,才能認可咱,往后會有大訂單的。”

  事實証明,老朱“賠本賺吆喝”並沒有白忙活。從那以后,他的淨菜在北京餐飲圈慢慢地打開了知名度。現在,公司的北京客戶達10多家,去年銷售額超千萬元。“以前是我們找客戶,現在是企業主動找我們。”他說。

  市場打開了,公司生意越來越好。眼下,老朱忙得腳不沾地。

  他打開手機備忘錄給記者講起廠裡一天的工作安排——早晨7時多,接貨。他與數十家蔬菜種植戶達成合作,每天一早,近8000公斤的新鮮蔬菜被送到公司。早晨8時,工人們上班。去皮、切割、清洗……全封閉生產車間日產近7000公斤淨菜。晚上11時,裝貨發車。5輛冷鏈車分別發往天津市區和北京。一般情況下,凌晨2時,車就到北京了。

  “在北京,一宿要配送四五個點位,先去餐飲企業位於大興和通州的總倉,再去學校和幼兒園。”老朱告訴記者,近兩年,做淨菜的企業越來越多,競爭越發激烈。在此背景下,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至關重要。

  據了解,他最近正在准備推出新業務板塊——鮮切組合菜,也就是半成品。“目前我們已經設計了20多種菜品,希望咱更多的淨菜能被端上北京的餐桌。”他說。(記者 寧廣靖)

(責編:韓昱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