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全鏈條支持生物醫藥創新發展 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

人民網天津2月14日電 (記者孫一凡)2月13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牢記囑托 善作善成·強協同抓落實促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津市科技局局長朱玉兵作主發布,介紹全鏈條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有關情況。
朱玉兵介紹,天津在生物醫藥領域創新資源較為富集,擁有國家級創新平台31個(其中,全國重點實驗室9家)、海河實驗室4家、專業性大學2所、專業學院11所,三甲醫院32家、國家醫學中心1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3家。天津生物醫藥產業具備一定競爭力,擁有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4家。2024年,天津生物醫藥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超900億元,同比增長6.96%﹔在建項目188個,計劃總投資535.1億元,同比增長9.15%。
近年來,天津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持續突破,在優化產業生態上持續加力。為進一步鞏固天津在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協同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市科技局會同市相關部門和單位,在落實國家相關文件基礎上,深入重點區和重點企業調研,廣泛征集重點企業、高校院所、服務機構等意見建議,編制了《天津市全鏈條支持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今年2月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
《天津市全鏈條支持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六部分共25條支持舉措,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創新策源能力建設。不斷做強天津市已有國家級創新平台,並積極爭取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制造數據節點等新平台落地天津﹔統籌各類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創新主體開展創新藥械關鍵共性技術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和上市后評價研究。
推動臨床研究高水平發展。支持三級醫療機構設立研究型病房,將注冊類臨床研究開展情況納入醫療機構評審評價體系﹔對承接臨床研究的醫護人員,在崗位聘用、職務晉升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
加速創新藥械注冊審批進程。爭取並推動更多試點政策在津落地,設立創新產品重點研發目錄,實施“提前介入、一企一策、研審聯動、全程指導”服務,加快產品上市進程。提升藥械檢測能力,壓縮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時限,助推產業加速發展。
促進創新藥械臨床應用。設立創新產品指導應用目錄,按照“按需配備、應配盡配”的原則將目錄內產品納入醫療機構用藥目錄。支持將創新藥械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及天津市普惠型商業保險保障范圍,拓寬創新藥械支付渠道。
創新驅動提升產業能級。開展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支持中醫藥守正創新發展﹔聚焦放射性藥物、細胞和基因治療、生物制造等領域加快布局,做強產業新興賽道﹔支持各類服務平台建設,推動創新成果承接轉化﹔支持符合條件的原料藥項目在產業園區建設發展,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依托市生物專班,完善協同聯動機制,聚焦金融投資支持、知識產權運用保護、通關便利措施推廣、高水平人才隊伍培育、特色園區建設等多個方面,構建良好產業生態。
朱玉兵表示:“全鏈條措施是天津市首次圍繞生物醫藥全鏈條出台的專項政策,在編制過程中,我們重點把握了4個方面。”
構建全鏈條支持體系。藥械研發、審評審批、配備使用、定價支付等環節較多,亟需形成政策合力。此次政策的出台,希望在鞏固好創新優勢的同時,推動打造涵蓋“創新策源—注冊審評—臨床應用—市場准入—生態優化”的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支持服務體系,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政策協同不夠的問題。
創新提出建立兩個目錄。生物醫藥研發周期長、投入高,如果創新回報不及預期,會導致企業創新研發積極性下降,投融資支持力度減弱,影響行業創新發展信心。因此,此次出台的政策,此次創新提出建立兩個目錄,“創新產品重點研發目錄”和“創新產品指導應用目錄”,對納入研發目錄的產品,相關部門在研發階段就主動上前服務,科技部門通過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產品開展臨床前研究,臨床Ⅰ、Ⅱ、Ⅲ期試驗,藥監、衛健部門給予審評審批、注冊檢驗、臨床研究等全程指導服務,加速產品上市進程﹔對獲批上市后納入應用目錄的產品,醫保部門支持產品進入基本醫療保險或天津市普惠型商業保險保障范圍,衛健部門加快產品在醫療機構配備使用,科技部門鼓勵醫療機構開展產品上市后真實世界研究。
爭取國家資源,開展政策先行先試。在提高審批效率、縮短審評時間上,全鏈條措施提出推動藥品注冊審評國家改革試點在津落地,將藥品補充申請審評時限由200個工作日壓縮至60個工作日以內﹔開通綠色通道,將通道內的二類醫療器械審評時限由120個工作日壓縮至平均40個工作日以內﹔優化管理流程,將臨床研究啟動整體用時縮短至25周以內。同時,圍繞細胞和基因治療、生物制造等新領域,全鏈條措施提出支持自貿試驗區探索細胞和基因治療分級分類制度﹔爭取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制造數據節點、生物制造中試平台等大平台在津布局。
做大做強產業規模。希望此次全鏈條措施的出台,立足天津產業發展實際,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各區結合各自資源稟賦錯位發展,建設一批專業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鞏固好化藥、中藥等傳統優勢領域,提前布局放射性藥物、核酸藥物、細胞和基因治療、腦機接口等新興賽道,不斷引育領軍企業,有效引領上下游資源集聚,加強合成生物、腦機接口等創新策源先發優勢對產業的支撐作用,不斷做大做強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