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瞄准新型工業化目標 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2025年02月19日16:24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2月19日電 (記者陶建)“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全市工業發展‘穩’的基礎更加扎實、‘進’的動能更加充沛、‘新’的特質更加鮮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拓展。”2月19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牢記囑托 善作善成·強協同抓落實促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謀劃之年,我們將瞄准新型工業化目標,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出力’‘添秤’,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

堅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縱深推進產業協作。2024年以來,天津市完成產業協同工作組輪值組長職責,聚力建機制、育鏈群、強載體,六條京津冀重點產業鏈圖譜落地建設,五大世界級先進產業集群全部落子布局。2025年,天津市工信部門將深刻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意義,以深化產業協作為關鍵抓手,提升天津市鏈群發展能級。深化六條重點產業鏈共育,聚焦“卡點”開展創新攻關,瞄准“堵點”開展聯合招商,形成一批示范成果﹔深化五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共建,牽頭制定京津冀新一代信創國家級集群提升方案,協同推動京津冀國家級集群邁向世界級﹔深化協同示范,加快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港、京津電子化學品基地等項目建設,發揮濱海新區支撐引領作用,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2024年,天津市工信部門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加大監測調度力度,深化企業包聯幫扶,全面推動工業運行企穩向好。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4.6%,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31.8%﹔規上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8%,利潤率6.57%。2025年,天津市將多措並舉穩存量、擴增量、提質效,奮力推動工業經濟增長與全國同步。狠抓重點行業擴增量,緊緊盯住石化、汽車、裝備等大塊頭產業,加速推動大乙烯、中海油智能制造基地二期等大項目增產上量,同時要搶抓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加速發展機遇,推動諾和諾德、曙光、聯想等重點企業不斷擴能出力﹔服務重點企業強支撐,緊盯以“300強”“300優”為代表的優質企業,實施局領導帶頭、處級以上干部包聯的入企幫扶制度,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全力以赴穩預期,強信心﹔加強監測調度聚合力,加強市級部門對接,強化市區兩級聯動,指導各區和重點企業用足用好國家加力擴圍增量政策和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政策,強化綜合效應、疊加效應、協同效應。

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全面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2024年以來,天津市加快構建產業科技創新體系,著力提升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化能力。現代中藥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揭牌運營,首批17家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啟動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82家,位列全國重點城市前三。2025年,天津市工信部門將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拓寬技術研發和產業轉化的“握手通道”。建強創新主體,落實“有研發場地、有研發投入、有研發人員、有研發項目”的“四有”標准,引導重點企業組建研發機構,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會同市科技局共建一批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實現重點產業鏈全覆蓋。完善創新平台,加快制造業創新中心、中試平台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在生物制造領域爭創國家級制造業中試平台。提升質量品牌,實施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推動企業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深入實施“三品”戰略,參與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有效提升優質供給水平。

堅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天津市工信部門深入落實“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要求,一體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戰新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布局培育。一年來,聯想、曙光等好項目貢獻增量,大乙烯、大煉油等大項目投產發力,空客二線、諾和諾德等新項目充實后勁,為壯大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2025年,天津市工信部門將科學把握發展新興產業和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的關系。加快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石化產業抓牢“油頭”,提升“化身”、延伸“精細尾”,加速新和成尼龍、燕山高端橡膠等下游項目建設﹔汽車產業推動長城、大眾、豐田新車型投產上量,加快曼德電子等關鍵零部件項目建設﹔裝備產業推動中船天津、中海油智能裝備等項目建設﹔輕工產業持續振興工業老字號老品牌,抓好電動自行車、糧油等“大塊頭”細分優勢領域擴產上量。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信創產業以獲批國家級集群和實施新一輪國產化替代為契機,開拓應用場景,做大市場份額和企業體量﹔生物醫藥產業爭取華潤、招商局、國投等總部支持,用好天大前沿院、工生所、凱萊英等,深耕新模式,擴充出力點。提升未來產業競爭力,重點推動中電雲腦腦機交互、電科藍天固態電池、合源生物細胞藥物等創新成果產業化,引育一批爆發式增長企業。

堅持重點產業鏈式發展,推動產業成鏈成群成龍配套。天津市工信部門堅持以產定鏈、以鏈招商、以商興業,深耕信創、高端裝備等12條重點產業鏈。2024年,全市產業鏈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82.1%,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信創、生物醫藥、車聯網、航空航天等產業鏈實現兩位數增長。2025年,天津市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拓寬產業幅、壯大產業群。在鏈上抓創新,加快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建設,新培育一批企業技術中心,為國家重點產業鏈“補短鍛長”持續貢獻力量。在鏈上抓招商,進一步發揮鏈主龍頭企業作用,舉辦供應商大會、合作伙伴大會,幫助企業拿訂單、擴生產,推動政府“定鏈”向市場“成鏈”轉變。鏈上抓載體,完成累計50家產業主題園區培育,加強投入產出效益評估監測。圍繞綠色石化等關鍵領域遴選培育一批國家和市級產業集群,為企業集聚發展提供有效抓手。

堅持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體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濱海新區成為首批制造業新型技改試點城市,與武清區先后入選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兩化融合水平達到63.7,位列國內第一梯隊。下一步,天津市工信部門將“點線面”結合,統籌推進企業、產業、區域的智能化賦能。在點上樹標杆,深化實施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工程,打造以智能工廠為代表的數字化轉型標杆。在線上搭平台,面向汽車、石化等重點行業“一業一策”制定數字化轉型指南,搶抓大模型蓬勃發展機遇,在細分領域打造一批針對性強、易用好用的“AI+”轉型平台。在面上推轉型,充實轉型服務商資源池,形成覆蓋全市的數字化轉型體制機制、技術服務、設備供給網絡。加快濱海新區、武清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全力爭取新的試點。

堅持充分激發企業活力,著力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近兩年,天津市加快實施優質企業鍛造工程,累計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3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283家,制造業優質企業加速成長。特別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圍繞重點出力,確定了工業“300強”企業﹔針對賽道優、潛力足、成長快的單冠和專精特新“小巨人”,遴選了“300優”企業。下一步,天津市將落實好“進一步強化支持服務,助力優質企業更好發展”的要求,不斷健全政策支持體系,爭取更多國家資金傾斜,統籌用好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助力企業創新發展。不斷完善梯度培育體系,構建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跟進躍升的梯度培育格局,加快優質企業“入鏈入庫”“上規上市”。不斷優化公共服務體系,用好“全國一張網”,完善天津市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健全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織密服務網,提高服務效能。

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大力推動制造業招商引資。近年來,天津市工信部門組織了一系列產業鏈供需對接會、龍頭企業供應商大會等活動,充分利用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等開展招商推介,落地了聯想創新產業園、中電子信創總部、恆河碳五碳九等一批新項目、好項目。當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對增量項目的需求愈發突出,天津市工信部門將進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機制,加強與市投促部門和各區工信部門聯動,當好制造業招商主力軍,合力推動項目落地,形成市區“一盤棋”合力。進一步提升招商專業化水平,強化價值研究和市場判斷,創新開展圖譜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拓寬渠道,提高效率。進一步加強項目落地力度,在緊盯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落地基礎上,重點爭取更多央企二、三級總部落地,力爭全年工業內資到位額突破千億元。

尹繼輝表示,新的一年,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發展為要、開拓創新、務實擔當,推動新型工業化開創新局面,以“工業之為”助力“全市之進”,為天津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張靜淇、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