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李剛:聚焦技術升級 助力技術工人隊伍建設

“這樣的自動化設備,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也提高了打捆節奏和質量,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見到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事業部元通(分廠)主任工程師李剛時,他正在公司車間新投入運行的全自動成型打捆機前,仔細觀察記錄著各項數據。“我們希望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創建出更加高效的工作模型,從而促進技術升級。”李剛說。
從業35年來,李剛從一名普通維修工成長為學習型、知識型、創新型產業工人,被譽為“電氣華佗”的他,靠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對技術的極致追求。
李剛所在的管加工部是石油套管生產過程中的最后一道關卡,產品需要在每根鋼管兩端通過專用機床車螺紋,螺紋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比頭發絲還細。他的主要任務是為生產設備安全運轉提供技術支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精准控制,不斷優化加工程序,總結參數設置,時刻聚焦技術升級。”李剛說。
在鋼管進入智能焊接時代的今天,需要鋼管廠供應的各項技術參數(含管端整體的壁厚、橢圓度、圓度、內外徑等)越來越多,以便於用戶自動選擇匹配焊接端。之前人工測量很難做到,且效率低下,成為生產瓶頸。
為了解決該問題,去年以來,李剛帶領團隊和合作廠家一起利用高精度激光測量、機器人、高精度伺服控制、計算機等技術,研發管端尺寸自動測量裝置,並完成裝置的安裝和調試工作,不僅拿下了海外訂單,拓寬了市場,而且在推進企業數智化建設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李剛多次深入企業調研,積極與工友交流,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用心建言獻策。
今年全國兩會,李剛十分關注新技術、新工藝在制造業上的應用,以及產業工人、技術工人權益保護等問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助力技術工人隊伍建設。我也將繼續發揮產業工人、技術技能人才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李剛說。(記者 張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