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齊“三張牌” 打造“核心圈”

如今的靜海區正在成為一座集生態資源、醫藥研發、健康產業“三張牌”於一體的團泊健康城。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第11個年頭。在靜海團泊湖畔,一座“理想之城”閃耀崛起。作為靜海對外展示的一張“靚麗名片”,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緊緊圍繞“大健康”下硬功夫、作大文章。一個又一個大健康項目隨之拔地而起。
建設頂尖醫療服務“核心圈”
據介紹,2023年9月底,全球最大血液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正式開診。這是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天津市“十四五”期間規模最大的社會事業項目——中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建設的裡程碑式進展,也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實質性舉措。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持續優化血液及相關學科布局,引領細胞及基因治療創新技術,細化診療服務,改善人民群眾就醫體驗,滿足患者在診斷、救治等方面的診療需求,助力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打造成為京津冀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高地,在天津市乃至全國范圍內建設頂尖醫療服務的“核心圈”。
天津中醫藥產業迭代升級
同時,在不遠處,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項目正在建設。據中建三局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項目經理胥付記介紹,二期項目包括高層次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中心、多學科交叉研究轉化中心、實驗動物中心及生物樣本資源中心。“目前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外檐裝修等專業工程施工,二期項目正處於地下室施工階段,預計今年主體結構封頂。”胥付記說。
據了解,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項目聚焦針灸、推拿和中醫臨床學科傳承創新,特別是針灸學,素有“世界針灸看中國,中國針灸看天津”的美譽。此次國家醫學中心項目二期的開工,不僅是對天津中醫藥傳統優勢的傳承,更是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的重要舉措。該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地推動中醫藥成果轉化,帶動天津市中醫藥產業迭代升級,實現天津“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建設以天津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中醫藥產業集群”,助力天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團泊健康城裡,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以及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現代海河實驗室和現代中藥創新中心等一批高校、國家級和省部級教育科研平台“集結”,不少科研新成果從這裡“走出”,加速轉化入市。(記者 張珊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