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翩躚 繪就生態文明畫卷

近年來,寶坻區依托其特有的自然環境和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吸引了30多種候鳥、3萬隻鳥類在稻田窪地棲息繁衍,形成壯觀的生態景象。大天鵝、東方白鸛、鴻雁、灰鶴等珍稀鳥類紛至沓來,讓這裡成為候鳥的天堂。
“稻田窪地成為候鳥棲息地,既得益於這裡豐富的水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也離不開相關部門嚴格的保護措施。”寶坻區陽光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護鳥志願者楊軍介紹。隨著當地護鳥行動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鳥類在這裡繁衍生息。今年初春,豆雁、鴻雁、灰雁、斑頭雁、白額雁、綠頭鴨 、斑嘴鴨 、花臉鴨、翹鼻麻鴨、中華秋沙鴨、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東方白鸛、蓑羽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等候鳥種群和珍稀野生鳥類大規模飛臨八門城鎮、黃庄鎮、大鐘庄鎮等地,為水鄉增添勃勃生機,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和游客前來觀賞記錄。
“ 稻田窪地通常位於河流附近,這些地方水資源豐富,為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棲息地。”寶坻區農業農村委員會相關人士介紹,黃庄窪位於寶坻區東南部,潮白新河以東,薊運河以西,是該區面積最大的一個窪澱區域,稻田窪地不僅是候鳥遷徙的停歇點,還被列為國家級蓄滯洪區,豐富的昆虫、魚、蝦、螺、蛙等動物性食物以及部分植物性食物,滿足了鳥類的生存需求,也促進了鳥類種群的繁衍。
近年來,寶坻區農業農村委員會野生動物保護單位協同八門城鎮、黃庄鎮成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護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預案,建立護鳥工作群﹔加強綜合執法巡邏﹔組織村成立護鳥志願者隊伍,確保候鳥活動不受人為干擾。護鳥志願者通過接受寶坻區農業農村委的現場調度和培訓,積極參與護鳥志願服務活動,形成群防群護的合力。
“作為寶坻區首個公益性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單位,寶坻區陽光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對於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寶坻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工作人員陳光虎說。該中心自2023年4月成立以來,已吸納80余名護鳥志願者,累計收容救護野生動物530余隻,在推動我市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記者 呂獻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