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民心工程“提速”

民心工程暖人心,交通設施惠民行。今年年初,天津市發布了2025年實施的20項民心工程,這其中瞄准百姓出行,交通運輸領域民心工程涉及軌道交通、農村公路橋梁、市政公路及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多方面提升改造﹔同時,公交線網也將不斷完善,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3月16日,記者跟隨天津市交通運輸委走進項目推進及建設現場,探訪這些“提速”中的交通運輸民心工程如何跑出服務民生“加速度”。
津濱輕軌9號線信號系統更新改造 最小發車間隔有望縮短至3分鐘
半圓形巨型大屏一字排開,一條條地鐵線路運行情況映入眼帘……當記者來到天津軌道交通調度指揮中心時,天津軌道交通運營集團9號線信號系統改造項目管理部副經理劉春洋正和同事們監測著新信號系統運行狀況。
“這裡顯示的就是津濱輕軌9號線。”劉春洋指著大屏幕侃侃而談,“9號線是連接津城、濱城的重要交通紐帶,隨著人員往來日益頻繁,高峰時期客流壓力不斷增大,乘客乘車感受也亟待進一步提升。這次提升改造工程,主要是完成9號線信號系統更新改造,將最小行車間隔從目前的4.5分鐘縮短到3分鐘,進一步提高運行效率。”
2023年11月正式啟動以來,這項更新改造就一直採取著不停運的方案進行“無感”施工。
劉春洋介紹,簡單來說,信號系統更新需要將各個車站、車站間區間線路及列車上的信號系統全部更新。“去年年底,涉及車站和區間線路的更新改造就已完成,用上了新信號系統。列車方面,在原有38列基礎上,我們新購置了10列新車,整體規模達48列。目前,9號線上共有28列列車投入運營,其中包括10列新車、10列已完成更新改造列車及8列具備新舊雙信號系統列車。今年,我們將有序推進剩余20列列車更新改造,陸續拆除車站及線路上的舊信號設備。更新改造全部完成后,9號線高峰時期運力將提升約40%。”
在大幅提升運營能力和服務質量的同時,此次更新改造對於已運行近20年的9號線來說,將進一步筑牢安全防線。
“這次改造採用的均為國產化設備,相比此前的國外設備,價格更具競爭力,技術支持更及時,備品備件交付周期也大幅縮短。”天津市軌道交通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安全應急部副部長李冬昊說,“更重要的是,相比原有軌道電路的信號傳輸方式,新信號系統用的是國產化CBTC(基於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信號系統,信息傳輸量更大,能實現車地雙向通信,對列車控制更加精細,好比是將‘單車道’升級為‘高速公路’,這也是最小發車間隔有望縮短至3分鐘的關鍵所在。”
未來,隨著更多完成更新改造車輛投入使用,津濱輕軌9號線還將實施根據客流情況調整運營方案,第一時間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京滬高速王慶坨服務區提升改造 后側設出入口助力周邊經貿人員往來
在提升公路交通出行品質方面,除整治天津大道、機場大道這2條公路,改造外環西路與北辰西道交口等4個擁堵交通路口外,京滬高速王慶坨服務區提升改造也是今年交通運輸民心工程的一大亮點,未來,這裡將被打造為天津首個全綠能零碳、便捷融合、智慧化、開放式的標杆服務區。
伴隨著施工設備的轟鳴,位於京滬高速公路天津段的王慶坨服務區內,新建筑正熱火朝天加緊建設。
“王慶坨服務區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是京滬高速京津冀路段重要交通節點之一,由於最初設計經營面積較小,各類設施出現不同程度老化,提升改造迫在眉睫。”天津高速經營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順說,“改造后的服務區分東西兩側,雙側總建筑面積將從目前的9000平方米左右增加到約21000平方米,還將設智慧衛生間、智慧停車系統、超充站等,商業業態也將進一步升級。”
最為創新的是,改造后的王慶坨服務區將在服務區后側新設小型車輛出入口,直接聯通武清區王慶坨鎮,滿足周邊群眾高速通行等多樣化服務需求。
“服務區后側出入口開通后,王慶坨鎮居民無需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就能直接進入服務區,既能到服務區消費休閑,也能從這直接上高速,這裡也將是天津第一個高速與地方融合的服務區。”周順介紹,“預計3月底服務區可實現主體封頂,5月底實現前主體完工,計劃8月底前投入運營。在接下來的內部裝修上,我們會在經營區域採用民國風與古建筑木質結構相結合的方式,融入海河文化元素,並積極引入特色農產品、知名餐飲、小食品品牌及老字號等。”
值得一提的是,該服務區還將服務武清自行車產業,設置自行車展覽館,提供參觀體驗場景。“希望改造后的王慶坨服務區在提升司乘人員出行體驗、方便周邊居民出行的同時,也將對京津冀周邊地區的經濟、產業發展及商務交流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周順說。
年內至少開通10條通學公交線路 提升改造310公裡農村公路
今年,備受關注的通學定制公交首次納入民心工程。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尹相君表示:“目前,我們正與各區教育部門、各中小學校積極對接,計劃年內至少開通10條通學公交線路,方便廣大學生上下學。”
通學定制公交主要是通過學校組織家長定制的方式,能夠將學生居住地點、出行時間相近的出行需求進行整合,並提供一人一座、快速直達且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相比傳統校車,其允許家長一同乘坐,線路組織、服務范圍等更加靈活,費用也更經濟實惠。
“去年,我們組織全市公交企業試點開通了30條通學定制公交線路,覆蓋河西、東麗、紅橋、寶坻、北辰、薊州等多個區域。今年3月初,會同市教委、公安交管局及相關教育部門、學校,我們為天津市第九中學、天津師范大學南開附屬中學開通了2條聯通周邊居民區的通學公交線路,又在海河教育園開通了開往靜海的護學專線。”尹相君說。
今年,天津還計劃新增優化50條公交線路,更新400部新能源公交車,優化20處路口,進一步提升公交專用道網絡連續性,方便居民綠色出行。
此外,在實施農村公路橋梁提升改造工程方面,天津今年將提升改造農村公路310公裡,維修改造2條地道、6座橋梁,方便周邊村鎮居民出行。
“我們將不斷加快推進交通運輸民心工程‘進度條’,用實實在在的新變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服務市民平安順利出行。”尹相君表示。(記者 萬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