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魯班工坊:天津率先“走出去”的中國職教“名片”

2025年03月21日09:00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魯班工坊:天津率先“走出去”的中國職教“名片”

因為魯班工坊,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魯班傳人”正在世界多個國家點亮技能之光。

魯班工坊是天津率先主導推動實施的職業教育國際知名品牌。截至目前,天津已在亞非歐23個國家建成24個工坊,其中,在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組織國家建設了10個魯班工坊。

這是一場跨越山海的職教“牽手”,更是一次文明對話的現代演繹。

當古絲綢之路的駝鈴穿越千年時空,化作新時代智能機械的嗡鳴,魯班工坊,正在幫助一批批青年人打開“機遇之門”,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為世界職教貢獻“中國智慧”

“在我們的魯班工坊裡,機器人能自動將貨物送到准確位置。我在這裡學到了智慧物流的先進技術,特別希望畢業后能進入烏茲別克斯坦的中資物流企業工作。”去年11月,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舉行。會展區裡,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留學生阿薩德興奮地向中外來賓介紹著自己在烏茲別克斯坦魯班工坊的學習生活。

2024年9月,由天津海運職業學院與塔什干國立交通大學共同建立的烏茲別克斯坦魯班工坊正式揭牌,採取EPIP(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教學模式,開設現代物流管理和信息技術2個專業。

EPIP,是天津獨創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不同於傳統授課方式,EPIP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導引,以實踐應用為導向,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讓學生從“被動聽講”變為“主動創造”,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模式是魯班工坊的核心內容,也是天津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的“中國智慧”。

平日裡,阿薩德最喜歡“扎”在魯班工坊的“智慧物流仿真實訓室”裡。他說:“因為這裡展示了智慧物流的先進理念,還配備了基台、托盤、巷道倉儲單元、智能揀選單元等國際領先的實訓設備,我可以親身體驗智能化物流運作全過程。”

隨著中烏兩國經貿往來的日益密切,烏茲別克斯坦對物流管理專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目前,魯班工坊的課程資源包已“嵌入”塔什干國立交通大學相關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學校相關專業學生都可以到魯班工坊學習,優秀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到天津留學。“魯班工坊讓學生掌握了世界一流的技術,更打開了學生的國際視野,也讓他們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塔什干國立交通大學副校長圖拉耶夫說。

如今,已在全球多個國家“生根發芽”的魯班工坊,正在與世界分享著天津職業教育的優秀成果。

中國方案,正在照亮世界職教之路。

為更多青年打開“機遇之門”

位於巴基斯坦拉合爾市的橙線項目是巴基斯坦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它的開通讓拉合爾邁入了地鐵時代。24歲的阿裡從巴基斯坦魯班工坊畢業后,順利進入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工作。“現在使用的絕大多數機器設備,我在魯班工坊學習時已經可以熟練掌握,工作起來可謂得心應手。”阿裡說。

2018年,由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術教育與職業培訓局合作共建的巴基斯坦魯班工坊揭牌成立,採用“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方式,重點建設電氣自動化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2個專業。截至目前,已開展6期職業技能培訓,百余名巴基斯坦當地技術青年走進魯班工坊的課堂。其中,更有33名優秀青年來到天津繼續深造,阿裡就是其中的一員。

阿裡說:“巴基斯坦魯班工坊與21家中巴企業成立了產教協同育人聯盟,畢業生就業率達100%。魯班工坊讓我從一名普通學生成長為技術領導者。我非常感謝中國、感謝天津。”

在塔吉克斯坦,由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與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合作建設的魯班工坊,是我國在中亞地區設立的首家魯班工坊。自2022年揭牌成立以來,已為15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學習和實訓的機會。“我們的學生懂理論、會動手,能操作世界先進的機器設備,都非常搶手!”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熱能專業負責人黨天偉表示。

為合作國青年提供技能培訓與就業保障,魯班工坊正在為更多青年打開“機遇之門”,幫助他們用現代知識技能改變命運,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為產業升級注入“青春力量”

魯班工坊一直以服務合作國經濟社會發展為出發點。“魯班工坊始終秉持合作共贏、因地制宜、產教融合的建設原則,基於合作國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實際確定建設專業,圍繞當地重點產業設計課程體系。魯班工坊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致力於提升合作國青年技能水平與就業能力,為合作國技術革新與產業轉型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力支撐。”市教委職教處處長李力表示。

2023年,由天津職業大學與東哈薩克斯坦技術大學共同承建的哈薩克斯坦首家魯班工坊試運行。“對標哈薩克斯坦在汽車制造、綠色能源、智能駕駛等領域的產業布局,魯班工坊引入天津職大汽車類專業領先的專業教學標准、教學資源和國產教學實訓儀器設備,中哈共同確定純電動汽車運行理論、無人駕駛車輛組裝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環境感知技術等7門專業核心課程,並開發135個課程模塊、176個課程資源應用於哈方教學,並嵌入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生課程體系。”天津職大國際交流處副處長孟崢表示,“這些教學模塊幫助哈方本科和研究生專業基礎課更新率達到12.5%和22.2%,專業課更新率達到36.4%和28.6%﹔博士生專業課替換率更是達到了66.6%,極大地推動了哈方院校專業建設整體迭代升級。”

目前,由天津職大在哈薩克斯坦建設的第二家魯班工坊正在加緊推進中,“未來幾年,哈薩克斯坦將持續推動數字化、人工智能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發展,迫切需要相關人才的技術支撐和相關專業教學知識體系的更新。我們在天津職大開設的110門信息化類課程中,確定首期開發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數據挖掘和工業互聯網安全4門核心專業課,魯班工坊將為哈薩克斯坦產業升級培養更多青年技術力量。”哈薩克斯坦第二家魯班工坊合作校國立歐亞大學副校長貝克曼諾娃·古爾米拉表示。

這是屬於天津職業教育的故事,更是屬於天津職業教育的榮光。

以“魯班”為名,天津將東方工匠精神的火種播撒全球,用EPIP教學模式重構知識傳遞的經緯,讓“中國智慧”在世界職教版圖上潑墨揮毫,書寫著技術賦能命運共同體的璀璨篇章。(記者 張雯婧)

(責編:郭維瑾、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