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西青區空間總體規劃”發布 打造現代化活力新城

一條大運河 “聚涌”明珠夢

2025年03月25日09:33 | 來源:今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條大運河 “聚涌”明珠夢

  近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了《天津市西青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確定西青區發展定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運河文化核心展示區、京津冀創新轉化示范基地、高端智能綠色產業集聚區。到2035年,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基本建成大運河閃亮明珠、現代化活力新城。

  加強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

  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四梁八柱”相關上位規劃要求,按照真實性、完整性保護要求,突出大運河活態遺產特點,堅持保護治理優先,統籌推進文化遺產、河道水系和生態環境保護,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突出規劃引導,精心保護大運河遺產西青段沿線世界文化遺產,著重保護文化遺產和生態空間,實施系統性歷史文化保護與整體風貌管控。

  以大運河文化遺產為載體,以大運河承載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為核心,突出展示大運河文化帶古今凝練的沽城文化、開放多元的河海文化、南北交融的民俗文化特色,彰顯豐富多元、特色鮮明、包容開放的運河文化。

  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劃分歷史古鎮、元寶島、文化學鎮三大分區,其中歷史古鎮地區規劃發展文物保護、文化展示功能。元寶島地區規劃引入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青少年宮、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文化學鎮地區承接元寶島外溢功能,布局部分居住及其配套設施。

  建設“15分鐘生活圈”

  持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布局均衡為目標,優化資源配置,聚焦補齊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短板,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構建市級—區級—街(鎮)級—社區(村)級四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分級配置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福利設施,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等級結構合理的公共服務網絡。以街道、鎮為單元,建設“15分鐘生活圈”。

  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倉儲配送網絡、消費終端網點及冷鏈物流等生活必需品保供設施。加快快遞處理中心、營業場所和末端服務設施建設。支持社區配建郵政快遞服務場所和設施,推進居住區智能信報箱、智能快件箱、郵政末端綜合服務站全覆蓋。

  完善綜合交通體系

  在現狀京滬高速鐵路的基礎上,規劃新增津雄城際鐵路和津滄城際鐵路接入天津南站,且津雄城際鐵路規劃預留團泊北站,構建西青區與京冀重點城市互聯互通的城際鐵路網。

  充分發揮樞紐作用,融入“軌道上的京津冀”,吸引京冀優勢要素向西青集聚。規劃天津南站為服務區域運輸組織功能的客運樞紐,軌道站、公交汽電車樞紐等為服務片區的客運樞紐,建立“1+N”客運樞紐體。

  規劃高速公路九條,形成“兩橫七縱”高速公路網絡格局。規劃建立“六橫十二縱”的普通干線公路骨架,加強與津城核心區和周邊區縣的公路網連通,形成以普通干線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支脈的公路網系統,實現快速高效的對外交通聯系。落實天津市通用機場布局規劃要求,適時啟動西青機場前期研究工作。

  構建區域鐵路、市域軌道、城市軌道、中低運量軌道等多層次、一體化的軌道交通系統,服務西青區多樣化軌道交通出行需求,引領城市公交優先戰略實施,引導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用地開發建設。結合軌道站點進行TOD綜合開發,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鼓勵軌道交通車站地區周邊土地混合使用,引入商業、辦公、娛樂設施打造多功能商業綜合服務中心。(記者 李文博)

(責編:韓昱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