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信息

天津科技大學師生共商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

2025年04月08日16:45 |
小字號

“當思政課的理論之光照進現實,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力量,更是信仰的溫度。”在天津科技大學“重溫‘3﹒18’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師生座談會上,人工智能學院大一學生李佳南的發言引發共鳴。

學生眼中的“理想課堂”:從“知識倉庫”到“精神燈塔”

“我們期待思政課成為思想碰撞的智慧宮。” 天津科技大學辯論隊隊長、海洋學院張博文講述了他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贏得天津市大學生思政辯論賽冠軍的成長經歷,分享了他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思辨”的轉變歷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易天悅同學在分享中提到,當“紅色劇目創作”成為思政課學習的一部分,使她和同學們從歷史敘事的旁觀者轉變為精神傳承的參與者。化工與材料學院呂太航同學用“思想燈塔”“良師益友”“雙向奔赴”三個關鍵詞概括了思政課的學習體驗。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葉箭同學建議將“紅色劇本殺”“VR 黨史館”等新形式融入教學,讓同學們在角色代入中感受真理的力量……

教師創新的“破題之道”:構建鑄魂育人新生態

面對“00 后”學生的認知特點,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部趙慧玲老師構建了“探究化、融合化、智能化”的三維教學體系。張新宇老師提出“網絡思政四步法”,通過活用網絡語言、巧用網絡短視頻、善用網絡工具、實用網絡監管等創新形式賦能思政課入腦入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部謝群老師總結了“三講”教學法,提出“講深”思政課,要在思考中縫合內容、閉合邏輯﹔“講透”思政課,要在主動中建構體系、深化認知﹔“講活”思政課,要在行走中觸碰靈魂、激發情感。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部孔維明老師主張用好 “書本”“社會”“生活” 三種教材,依托統編教材講清理論,借助社會和生活實例豐富教學,讓學生在多維度學習中深化對思政知識的理解,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部廉穎老師分享了用辯論、大數據追蹤等方式增強思政課親和力和實效性的方式方法……座談會上,天津科技大學師生分別從教師視角和學生視角,圍繞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各抒己見、熱烈討論、建言獻策。

為破解思政課教學“供給側”與“需求側”的結構性矛盾,天津科技大學積極構建起“校-院-師-生”互聯互通機制。天津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高發明在座談會上強調指出,辦好思政課重點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既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性,也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用心教,學生也要用心學,師生協同,思政課才能見實效。思政課教學要善於抓住學生特點,以經典文獻為依據講出理論的深邃,以發展脈絡為重點講出歷史的厚重,以中外比較為方法講出視野的廣博,以生動實踐為根基講出思想的鮮活。隻有打通“教”與“學”的壁壘,暢通“教”與“學”的回路,思政課才能真正成為照亮青年成長道路的最亮星辰。

來源:天津科技大學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