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進“一扇門”解“千千結”

——天津市加速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工作紀實

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
2025年04月01日15:10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打造遇事找說法的去處、遇事僅跑一地的窗口、遇事就地解決的終站——天津市十六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下簡稱: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正在加速推進。

群眾進綜治中心“一扇門”,便能讓各類矛盾糾紛找到“出口”,讓辦事維權“找得到、問得清、看得懂”。一件件操心事、煩心事得到解決,一張張笑臉交織成熱氣騰騰的生活交響,這正是對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有力回響。

整合資源破難題

“這個事兒終於解決了,我也能安心上班了。”西青區楊柳青鎮一社區居民張先生說。

今年春節期間,張先生停在小區裡的車被外來車輛剮蹭。外來車輛是新車,還沒來得及上保險,而張先生的車維修費預估為近萬元。“關於責任認定和賠償數額,我們雙方掰扯了很久,一直沒有達成一致。”張先生直言,因為這件事,這個年過得很是鬧心。

膠著之際,街道人員帶著雙方車主和小區物業一起,來到西青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受理后,立即聯系區住建委並派出律師聯合調解,從事故責任認定、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為三方做分析。很快,當天各方簽署了和解協議,張先生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

“物業對於小區車輛具有管理責任,存在一些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因素。”當天參與調解的西青區住建委工作人員馮紫陽說,“我們也會以今天這個案例作為一個借鑒,督促物業在車輛管理、車輛停放方面加強管理與服務。”

西青區綜治中心自成立以來,通過精准設置功能、優化整合職能、統籌社會資源,確保矛盾糾紛發現在初萌、化解在源頭。

西青區綜治中心接待處。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西青區綜治中心接待處。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我們已建成2100多平方米的群眾接待中心,構建調解優先、分層遞進、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體系。”西青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韓再禹介紹,在統籌社會資源方面,西青區綜治中心還發動樓門棟長、小巷管家、平安志願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吸收294名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業態從業人員,組建21支西青義警隊伍,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等工作。

延伸功能夯根基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

在南開區嘉陵道街泊江裡社區,這句朴實的話語不僅是社區治理的核心准則,更蘊含著社區治理的大智慧。社區精心打造的“泊採萬家協商議事會”和“老街坊話事屋”,成為居民們解決問題、增進感情的重要場所。

泊江裡社區“老街坊話事屋”。受訪者供圖

泊江裡社區“老街坊話事屋”。受訪者供圖

郭阿姨是泊江裡社區一位失獨老人,平時愛收集廢品,堆在樓道裡,既污染環境又有安全隱患。樓裡居民自然不高興,雙方矛盾眼看著一天比一天激烈。

事情總要解決。社區通過“泊採萬家協商議事會”,召集社區黨委成員、居民代表、社區民警、綜合執法人員一起商議。

最后,社區民警和綜合執法人員聯合執法,解決了樓道堆物問題﹔“老街坊”志願者勸解居民關照弱勢群體﹔社區黨委和網格員對郭阿姨開展了長達一年的“陪伴式關愛”,關心她生活的點點滴滴……慢慢地,郭阿姨從拒絕到主動融入社區,到后來把社區工作人員當成家人。這一過程,不僅解決了矛盾和隱患,更溫暖了郭阿姨的心,讓她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泊江裡社區的基層治理模式為南開區推動綜治中心向社區延伸功能寫下了生動注腳。

網格員日常巡查走訪,排查發現矛盾糾紛,一級研判“警網”一體解決﹔對突出矛盾糾紛、重復110警情等網格內無法解決問題,上報街道綜治中心啟動二級研判三所聯動解決﹔對“三所”無法解決的難題,啟動三級研判“吹哨”調度相關部門解決。通過三級研判與綜治中心有效聯動,南開區綜治中心打通化解矛盾糾紛、筑牢安全防線的最后一公裡。

專業力量搭平台

在紅橋區社會治理的前沿陣地上,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穿梭於信訪接待室與調解現場之間,用專業素養化解矛盾糾紛,用真誠服務溫暖群眾心田。

這位巧解“千家結”的“貼心人”,就是紅橋區綜治中心專職人民調解員李國強,一名在調解戰線上堅守七年的“老兵”。2025年2月,李國強受紅橋區司法局指派,派駐紅橋區綜治中心,積極開展信訪事項矛盾糾紛化解工作,落實矛盾糾紛“一站式接待、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最多跑一地、隻進一扇門”工作機制。截至目前,李國強已化解信訪糾紛11件18人次,不斷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

近來,紅橋區綜治中心發揮政法專業力量多元解紛,越來越多的“李國強”涌現在調解一線。

紅橋區法院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深化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協調聯動,新引入4家調解機構,建設非訴解紛工作室,訴前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902件﹔紅橋區檢察院綜合運用刑事和解、公開聽証、司法救助等手段化解矛盾,已審結故意傷害案件和解率78.57%﹔公安局紅橋分局充分發揮“三所聯動、三室聯建”制度優勢作用,矛盾糾紛化解率為97.13%﹔紅橋區司法局加大對各類調解組織信息的宣傳力度,聘用專兼職人民調解員410名,排查各類矛盾糾紛9069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297件。

紅橋區綜治中心擺放著群眾常用的法律文書。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紅橋區綜治中心擺放著群眾常用的法律文書。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我們採用政法各單位常駐、行政單位輪駐的工作模式,在全區搭建矛盾糾紛統籌化解工作平台。截至目前,區綜治中心共設立11個窗口,政法各單位、區信訪辦、區人社局、區住建委、區婦聯等單位均已入駐。”天津市紅橋區委政法委綜治督導科科長陳萌介紹。

進“一扇門”解“千千結”,天津市各區綜治中心不僅是法治理念的踐行地,更是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的“終點站”。“下一步,我們將通過設置‘一站式’綜合受理窗口、建設全市綜治中心大數據平台,全程跟蹤、實時督辦群眾反映的各類矛盾糾紛,同時充分發揮調解的重要作用,推動各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津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張強說。

(責編:唐心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