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信息

讓非遺曲藝在校園裡扎根 讓津派文化在快板聲中流淌

2025年05月31日09:49 |
小字號

傍晚時分,微山路中學高一年級的教室准時亮起燈光。清脆的快板聲穿透暮色,在校園裡回蕩。天津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王派快板傳承人趙鵬像往常一樣,開始了當晚的快板教學。自3月12日,河西區文化館承辦的非遺曲藝課堂啟動以來,趙鵬老師每周三、周日傍晚走進校園,以富含津沽風情的快板教學,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活動首課恰逢植樹節,趙鵬老師特別提及開班寓意:“植樹是播撒綠色希望,非遺傳承則是種下文化根脈。希望快板藝術能如樹苗般在同學們心中茁壯成長。”教學過程中,趙鵬老師精心選取富含津沽文化元素的經典快板作品《津沽風情》作為核心教學內容。通過朗朗上口的唱詞和清脆明快的板聲,將津沽大地的人文脈絡與城市活力娓娓道來。為助力學生記憶,他將理論要點整理成直觀板譜,讓抽象的曲藝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學習指南。“原來快板裡藏著這麼多天津故事!”有學生感慨道,“每次練習都像在逛遍天津的大街小巷,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又多了幾分。”談及選擇《津沽風情》的初衷,趙鵬表示,這段作品不僅是技藝的載體,更是天津文化的“有聲名片”。希望孩子們通過一字一句的打磨,真正讀懂天津,成為津派文化的傳播者,也讓更多人通過快板認識天津、走進天津。

每周教學結束后,趙鵬老師都會在工作群分享學生學習動態,直觀展現孩子們從“零基礎”到“能表演”的蛻變。經過數周持續教學,參與學習的學生從最初的8人擴展至13人,每日清晨的校園裡常能聽見他們練習板聲的節奏。每周三、周日的傍晚課,更是成了大家最期待的時光。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們現在開始主動探討如何將天津其他非遺元素融入快板,這種自主傳承意識正是文化延續的動力。

非遺曲藝課堂通過館校聯動模式,搭建起非遺傳承與學校教育的常態化橋梁,將津派曲藝的火種,輕輕播撒進年輕的心田。不僅讓學生們掌握一項非遺技藝,更增強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鮮活力量。

來源:天津市河西區文化館

(責編:郭維瑾、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