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鐵筑牢城市軌道安全屏障 智能化手段聞“汛”而動

為切實做好2025年汛期安全工作,保障極端天氣情況下各線路運營安全,天津軌道交通運營集團將防汛工作列為重點任務,始終立足於“防大汛、防猛雨、防突發”,通過提前部署、統籌調度,全面推進防汛准備與應急搶險工作,筑牢城市軌道安全屏障。
排查風險隱患 健全應急聯動機制
在風險隱患排查方面,運營集團組織各專業開展多輪防汛隱患專項排查,截至目前已開展檢查1500余次。針對發現的防汛隱患問題,均明確整改措施及整改責任人,且全部完成整改,切實強化防汛整備工作成果。
結合歷年防汛經驗,運營集團對所轄104座車站、315個出入口、636個風井等關鍵點位進行了細致摸排,建立風險清單,按照“一處一預案”要求制定現場處置方案,編制防汛風險管控公示圖,明確管控責任人、防汛物資配置數量等關鍵信息。在應急聯絡機制建設上,集團建立屬地防汛責任人清單,與排管單位、消防中隊更新聯絡機制,確保24小時應急暢通。
強化應急保障 提升搶險實戰能力
運營集團在防汛物資、隊伍建設及培訓演練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強化應急保障能力。在物資儲備方面,集團已儲備沙袋13.8萬袋、移動水泵526台、擋水板2990塊、彩條布2600余卷,各地下車站均配置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等急救物資。為應對較大突發汛情,專職救援隊新增應急搶險車及大型排水、發電設備,通過跨區域演練提升協同能力。為高效處置雨水倒灌、滲漏等險情,集團優化防汛隊伍結構,組建36支144人的專業搶險隊及14支83人的設備保障隊,配備專業設備,按預警級別備勤值守,確保降雨期間車輛、供電等設備穩定運行。
應用科技手段 提高防汛智能化水平
為提升防汛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運營集團積極應用技防措施,目前已完成9套過渡段積水監測平台建設,數據實時上傳線網監測系統,實現5分鐘/次積水深度自動採集,同時完成對所轄5條線路的縱斷面示意圖鋪畫,圖中標注各區間坡度、給排水抽排路徑等關鍵信息,當出現雨水倒灌時候,為行車組織決策提供重要依據。(記者 李文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