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何以中國丨河海津韻 共舞“和合”

人民網記者 唐心怡、劉葉婷
2025年08月10日19:26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渤海之濱,海河兩岸﹔津門故裡,人文薈萃。

8月9日晚,“何以中國·和合共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天津古文化街啟動。

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感受天津這座城市的獨特文化魅力。

河海津韻 文脈悠長

九河下梢天津衛,八大文化基因在此交織生長,孕育出獨樹一幟的津派風華。

楊柳青畫社木版水印傳承人蘇麗妍講述非遺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的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楊柳青畫社木版水印傳承人蘇麗妍講述非遺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的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大運河畔的楊柳青木版年畫綿延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作品內容包羅萬象,蘊含著南北智慧的交融。現場,楊柳青畫社木版水印傳承人蘇麗妍動情地說道:“希望楊柳青年畫可以有下一個400年,下下個400年,傳承不斷,文脈不滅。”

天津博物館館長姚旸向現場觀眾娓娓道來天津的文博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天津博物館館長姚旸向現場觀眾講述天津的文博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文物既是天津歷史的“代言人”,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証者”。天津博物館館長姚旸則以鎮館之寶琺琅彩玉壺春瓶為例,講述了天津文博文化的源流。

演員侯京健在微話劇《不止建筑》中扮演吉鴻昌。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演員侯京健在微話劇《不止建筑》中扮演吉鴻昌。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津派文化,何以影響深遠?在由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於洋、翟冠華,演員侯京健以及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張一馳、佟天元聯袂帶來的微話劇《不止建筑》中可以找到答案。與梁啟超誦讀“少年強則國強”,與李叔同同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與曹禺共賞雷雨夜的悲歡離合,在吉鴻昌的家書裡讀懂拳拳愛國之心……

鄭吉安深情講述“紅樓”裡的抗戰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鄭吉安深情講述“紅樓”裡的抗戰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姥爺,您生命鑄就的愛國精神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化作我們的行動。”吉鴻昌外孫女鄭吉安的動情講述感人至深。

作為中國革命的先驅之城,天津在黨史中書寫了光輝篇章。

演員郭曉東分享自己與天津的緣分。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演員郭曉東分享自己與天津的緣分。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我曾飾演天津音樂家王莘。”演員郭曉東現場分享了自己與天津的緣分,“他創作的《歌唱祖國》,從海河之畔傳遍神州。”

平津戰役紀念館館長姚劍波講述崢嶸歲月。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平津戰役紀念館館長姚劍波講述崢嶸歲月。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硝煙散盡,豐碑永鑄﹔熱血澆灌,山河無恙。吾輩當以史為炬,照亮復興征程!”平津戰役紀念館館長姚劍波分享了館內留言簿上的一條留言。這是時代的回響,先輩的犧牲和奉獻永遠為后世銘記。

津非昔比 奮楫爭先

從“近代百年看天津”創造“百個第一”的榮光,到新時代天津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天津正以破浪之姿奔涌向前。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飛騰公司首席科學家竇強講述三顆芯片的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飛騰公司首席科學家竇強講述三顆芯片的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黨組書記、首席科學家孟祥飛講述了“超算人”與超算的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黨組書記、首席科學家孟祥飛講述了“超算人”與超算的故事。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副主任劉秀雲講述腦機接口的奧秘。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副主任劉秀雲講述腦機接口的奧秘。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當代“天工人”竇強、孟祥飛、劉秀雲分別講述了自己與CPU芯片、超級計算機、腦機接口等領域的行業發展故事,展現了天津努力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歷程。

“天工人”的故事是天津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縮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向科技創新要活力,向產業煥新要動力,向城市更新要吸引力,新時代天津向“新”而行,奮楫揚帆,魅力無限。

天津正能量網絡名人劉怡杉(中)、南開大學俄羅斯籍留學生巴麗娜(左)、天津模范小學學生惠馨(右)共同表演節目《京津冀240小時》。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天津正能量網絡名人劉怡杉(中)、南開大學俄羅斯籍留學生巴麗娜(左)、天津模范小學學生惠馨(右)共同表演節目《京津冀240小時》。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嘛叫‘津弛感’?”

天津正能量網絡名人劉怡杉與觀眾熱情互動,並將英文課堂設在舞台上,還邀請南開大學俄羅斯籍留學生巴麗娜、天津模范小學學生惠馨來聽課。受240小時過境免簽新政策落地、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增加等利好因素推動,“中國游”熱度不減,她們直接向現場觀眾分享起了如何開啟一場“京津冀Travel”,並用幽默的語言生動展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的新成效。

天津京劇院演員魏玉慧(左)和非遺音樂大三弦演奏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褚琪桂梓(右)精彩演繹《九河謠》。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天津京劇院演員魏玉慧(左)和非遺音樂大三弦演奏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褚琪桂梓(右)精彩演繹《九河謠》。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兩位90后天津姑娘魏玉慧和褚琪桂梓,共同為觀眾帶來歌曲《九河謠》。她們努力用更多元的方式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破圈”。“新媒體可以成為傳播戲曲文化的橋梁。”“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帶著三弦走世界,讓外國朋友也聽聽咱們中國的金石之聲。”姑娘們笑容滿面地說道。

新時代天津正在書寫新的故事,綻放新“津”彩。

津門萬象 天下一家

今年秋天,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將召開,不同文明將在此相遇,奏響美美與共的新樂章。

《中華瑰寶》節目現場。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中華瑰寶》節目現場。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武是自強體魄的根基,是振奮民族的精神。今日,武更是化作了文化自信的底氣,推開文明對話之窗。”霍元甲玄孫女、天津體育學院教師霍靜虹說,“這些年,有不少外國學生因為霍元甲的影視作品,對中國功夫產生興趣,找到我學習霍家拳。”留學生們各自展現武學實力,中華武術“以武止戈”的智慧涌動在一招一式間。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天津市文聯主席孟廣祿精彩演繹《趙氏孤兒》。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天津市文聯主席孟廣祿精彩演繹《趙氏孤兒》。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天津市文聯主席孟廣祿帶來了《趙氏孤兒》經典選段。中華瑰寶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

文化的力量最能浸潤人心,越來越多外國友人以文化為橋愛上中國。

五位外國友人奉上逗趣十足的群口相聲《美美與共》。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五位外國友人奉上逗趣十足的群口相聲《美美與共》。圖片來源:人民視頻

五位外國友人奉上逗趣十足的群口相聲《美美與共》。他們各展所長,快板、相聲貫口、吉他彈唱、京東大鼓、京劇……贏得全場觀眾喝彩。他們還各自分享了自己與中國的故事,對即將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獻上美好祝福:天津文化異彩紛呈、開放包容,希望越來越多人能走進天津、愛上中國文化,祝願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勝利召開。

天津,從“河海津韻”的歷史文脈走來,以“津非昔比”的嶄新姿態破繭,懷揣“天下一家”的文明願景,向著“和合共生”的未來闊步前行。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