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 探訪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天津展區

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今天就要在重慶啟幕了。9月4日,記者一走進智博會舉辦地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的中央大廳,天津展區與重慶展區肩並肩展示在眼前。510平方米的天津展區以清新的藍綠色調呈現,來自我市50多家智能制造領域的企業帶來100余款產品,向世人展示天津“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新成果新進展。
“本屆智博會天津展區整體設計圍繞‘AI+’展開,以智能科技引領新質生產力為主線,突出科技引領性、場景實用性、展示互動性,將展區劃分為‘AI核心產業’‘AI終端產品’‘AI應用場景’三大板塊,重點展示我市智能科技產業發展與重點產業智能升級成果,展示天津在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征途上的努力與前行的信心與勇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在“AI核心產業”區域,飛騰、麒麟、長城計算機、聯想、曙光、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等企業悉數上陣,展示天津打造出的“CPU—操作系統—數據庫—整機服務器—外設終端—超級計算—信息安全—系統解決方案”的信創全產業鏈條。“天津領風氣之先,在全國率先舉起智能科技的大旗,充分發揮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優勢,把信創作為首位度產業,聚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構建起自主可控、產研一體、軟硬協同的信創產業體系,為國家貢獻全棧信創解決方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解釋。在該區域,還集中展示了我市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設備、材料五業並舉的完整產業體系。“去年天津牽頭北京、河北創建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先進制造業集群,協同打造京津冀集成電路先進制造業集群,均成功晉級‘國家隊’。”該負責人介紹。
在“AI終端產品”區域,帕西尼的多維觸覺靈巧手、伽利略(天津)的智能仿生四足機器人、深之藍的水下機器人、辰星自動化的“天兵一號”阿童木機器人、朗譽機器人的重載AGV(自動導引車)齊聚一堂,吸引了眾多關注目光。“天津聚力推動人工智能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轉化產業化,加快人工智能終端產品落地應用,在腦機交互、具身智能、低空裝備、深海探測等領域形成比較優勢。你看,展區裡展出的腦機交互海河實驗室,推出全套‘神工’系列無創式腦機交互設備,神經信號採集精度國際領先﹔朗譽機器人屢創AGV載重世界紀錄,正向1000噸大關邁進﹔辰星自動化推出‘天兵’人形機器人,研制的高速並聯機器人全國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這些智能終端產品加速涌現,助力‘天津制造’加速向‘天津智造’邁進。”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
“我們此次帶來了最新自主研發生產的‘諸葛木’小尺寸服務機器人,搭載全棧自研關節模組,內置雙足機器人強化學習系統,不僅能在復雜環境中靈活行走,還因為配備了大語言模型交互模塊,成為可以對話的智能伙伴。在去年北京亦庄機器人半程馬拉鬆上,我們公司的機器人團隊位列完賽五強。”天津木牛流馬科技負責人翟旌凱向記者介紹。
在“AI應用場景”區域,則用“牽引戰略產業發展壯大”“助力優勢產業邁向高端”“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提質”三個小板塊展示了天大智圖、國家現代中藥創新中心、天津港、海洋石油工程、大方智造、新天鋼、渤化集團等企業在人工智能賦能下取得的新成績。
現場展示的文字顯示,天津加快人工智能賦能工業化,著力提升制造業發展能級,目前組建工業垂類大模型產品庫,入庫模型已超80個,在各行業廣泛推廣﹔天津大力實施“AI+制造”行動,充實技術服務供給,精准匹配石化、汽車、中醫藥、裝備制造、冶金等領域轉型場景283個,打造標杆場景50個,讓人工智能真正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工業騰飛。目前,天津已累計培育海油工程、聯想等9家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14家國家5G全連接工廠。“十四五”期間,天津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到63.7,位列全國第一梯隊。
“此次來重慶,既是展示自我,也是尋求合作,相信一定會不虛此行。”天津新鬆機器人總裁助理呂華楠對記者說。(記者 吳巧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