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向新 民生向暖 天津靜海“十四五”答卷數據亮眼

人民網天津9月12日電 (郭維瑾)“四上”企業超2000家,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978.8億元﹔出台479項改革舉措,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達到162項……在9月10日舉辦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靜海區專場”上,靜海區以多項數據亮出“五年答卷”。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靜海區專場。人民網 郭維瑾攝
會上,天津市靜海區委書記殷學武表示,過去五年,靜海區產業整體實力顯著增強:一方面,作為全國焊管生產基地、全國五金制品出口基地、中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之都、中國樂器產業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健康產業、循環經濟、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動能加快集聚,傳統產業提質升級。
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靜海區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4%,培育專精特新企業166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60家、高新技術企業530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6家、市級單項冠軍企業12家。全區經營主體達到10.94萬戶,5家企業入選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
“十四區”時期,靜海區如何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
殷學武介紹,該區累計出台479項改革舉措,創新搭建“靜心辦”“智慧審批”等平台,實現企業上報登記申請“在線秒批”﹔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走深走實,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達到162項﹔作為全球銅木管樂器核心供應基地,靜海區蔡公庄鎮生產的高端薩克斯、長笛產品在歐美中高端市場佔有率達到45%,外貿進出口額累計完成835億元。
過去五年,靜海區城鄉融合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鄉村振興、交通建設、文旅商貿等領域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靜海區糧食產量連續4年穩定在37萬噸以上,4家企業成為環京蔬菜生產基地,城鄉居民收入比1.47:1,位居全國前列。”殷學武補充道,在靜海區,現已形成王口炒貨節、台頭西瓜節、大運河文化旅游節等地域品牌活動,“休閑來靜海、讓心靜下來、身體動起來”這一特色文旅品牌越擦越亮。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殷學武還分享了一組數據——
靜海區堅持每年高效推進十項民心工程,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區人民:社保覆蓋面持續擴大,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5.64萬人,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9.8萬人。教育發展更加均衡,組建11個教育集團和16個辦學聯盟。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建成11家養老服務綜合體、27所老年(社區)學校、411所老年(社區)教育學習中心。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245所村衛生室納入一體化管理,122所村衛生室實現醫保聯網結算……一連串數字,見証了這五年靜海區的“大民生”提質。
談及未來五年規劃,殷學武表示,未來,靜海區將實施“一五十”發展思路,在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方面邁上新台階,為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