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遇上合打卡海河——河北區“最美十裡畫廊”精品文旅線路正式啟動

人民網天津9月13日電 (記者王百一)9月12日上午,天津市河北區“津遇上合打卡海河——最美十裡畫廊”精品文旅線路啟動儀式在海河天石舫舉行。活動由河北區文化和旅游局、河北區委網信辦主辦,借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契機,串聯海河北岸漕運遺址、歐式建筑、藝術街區等核心文旅資源,打造兼具歷史厚重感與現代活力的文旅IP,推動區域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天津之眼。活動方供圖
啟動儀式現場,河北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精品線路北起天石舫碼頭,南至解放橋,以“水脈、文脈、城脈”三維交融為核心——水脈上,串聯海河沿線多座特色橋梁,從見証平津戰役的金湯橋到“中國第一座整體頂升橋梁”獅子林橋﹔文脈上,覆蓋亞洲唯一完整保存的意式風情區、“飲冰室”所在的梁啟超紀念館等﹔城脈上,融入天美藝術街區、天津之眼等現代地標,全方位呈現海河北岸“從漕運史詩到都市華章”的變遷。隨著現場嘉賓共同見証啟動,海河微風裹挾著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氣息,宣告這條“十裡風華”線路正式向公眾開放。
河北區文旅局局長王浩推介河北區精品文旅路線。人民網記者 王百一攝
儀式結束后,記者隨採風團開啟實地體驗。從“天子渡津之地”天石舫出發,步行十分鐘抵達天津之眼——這座世界唯一跨河橋輪合一的摩天輪,28分鐘旋轉間,三岔河口“萬商雲集”的漕運印記與沿岸鱗次櫛比的都市樓宇交相輝映,摩天輪設計中“開放與納新”的城市特質愈發鮮明。隨后,採風團步行至永樂碼頭搭乘海河游船,50分鐘環線航程裡,講解員細數北安橋的歐式雕塑、金剛橋的雙層立體結構,每座橋梁都是一段城市記憶的載體,讓“一橋一景”的海河特色更顯生動。
午后行程聚焦“藝術與歷史共生”,走進天美藝術街區,老城區傳統肌理與現代涂鴉、雕塑碰撞出獨特氛圍,作為全國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這裡不僅有藝術品展覽,還能體驗非遺手工制作,“景區-校區-街區-社區”的聯動生態讓藝術真正融入生活。
隨后,採風團搭乘雙層敞篷巴士前往意風區,11公裡環線游覽中,118棟意大利建筑師設計的風貌建筑依次鋪展,馬可波羅廣場的科林斯石柱、意大利兵營舊址的文藝復興風格拱廊,讓人仿佛穿行於百年時光。走進鐘書閣,磚砌風格的螺旋形扶梯與沿立柱錯落擺放的圖書構成“文化秘境”,作為中心城區文化驛站,這裡的閱讀空間兼具美學與功能性﹔梁啟超紀念館內,“飲冰室”書齋復原了先生當年的工作場景,12個展室的歷史文獻勾勒出近代中國的思想脈絡﹔德雲社裡的陣陣笑聲、一尺花園(奧匈帝國俱樂部舊址)的復古氛圍,更讓採風團感受到海河北岸“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和諧共生。
馬可波羅廣場。活動方供圖
據悉,該線路充分適配不同人群需求:喜歡熱鬧的游客可在德雲社、意風區感受哏都活力,偏愛靜謐的游客能在海河岸邊、大悲禪院享受鬆弛時光,親子家庭也能通過步行、騎行、游船等多樣方式解鎖樂趣。未來,河北區將持續活化歷史資源、整合文旅要素,推動海河北岸成為天津向世界展示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