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天津代表團成果吸睛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9月19日在河南省鄭州市啟幕。大賽以技能競賽為核心,同時融合展、演、會等形式。在活動現場設置的各代表團成果展上,天津展區傳統技藝與硬核科技碰撞出獨特的“津味兒”火花,吸引了眾多參會觀眾的目光。
機器人作業 終結高危帶電作業痛點
走進天津展區,長征系列火箭模型排列成方陣,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氣象衛星模型等展品齊齊亮相,濃濃的“工業風”和滿滿的“科技范兒”吸引了不少觀眾圍觀。
“機器人可以在1萬伏特高壓環境下替代工人從事高危作業,有效解決傳統帶電作業的痛點問題。針對配網帶電作業效率低、安全風險高的問題,近年來我們團隊先后攻克了視覺識別、自主規劃、智能控制和安全防護這4項關鍵技術,成功研發出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並且已經實現了多次迭代升級。”來自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的張黎明現場介紹“津牌”電力作業機器人。
張黎明介紹,考慮到展出場地環境,這次帶來的機器人是團隊研發的第四代機器人,目前團隊已研發出了最新的第五代機器人。“‘五代機’體積更小、更輕便,已經實現了‘機車一體化’,搭載在作業車上可以適應更加狹窄、復雜的地形環境,為電力作業進一步提供便利條件。”他說。
張黎明告訴記者,通過發揮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等平台的引領作用,目前團隊已經培養出了一支高技能的一線勞動者隊伍,其中大多數是青年人,一代代電力人插上了高技能、高科技的翅膀,為電力事業發展增添了后勁兒。
遙看天河 巡天衛星深測氣象數據
“這是我們研發的氣象探測衛星,主要為氣象探測、預報、防災減災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撐。以建成‘雲遙氣象星座’為目標,我們已經先后成功發射了46顆衛星,每日可以產生5萬多條大氣廓線數據、2萬多條電離層廓線數據。”天津雲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楊麗楠指著現場展示的衛星1:1模型告訴記者,公司自主研發的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掩星探測載荷,已構建起覆蓋全球的氣象觀測網絡,填補了0至3公裡近地面氣象數據探測的空白,數據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作為一家成立僅6年的高新技術企業,雲遙宇航的迅速成長源於擁有一支年輕化的技能人才隊伍。楊麗楠表示,公司的飛速成長,得益於天津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環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通過“海河英才”加入企業,落戶天津發展。
就這天津味兒 溫暖一座城
硬核科技吸足眼球,天津的傳統文化技藝也格外亮眼。
“天津展區這是排什麼呢?”“肯定是煎餅果子!”還沒走到天津展區,蜿蜒曲折的長隊和噴香的味道已經成了天然的“指示牌”。
“香,就是這個味兒沒錯。”張女士是北京參賽隊的賽事保障人員,她表示,“我經常為了這一口兒從北京專程到天津,感覺煎餅果子裡不僅包含了天津的美食文化,還可以體驗到一座城的從容和包容。”
“除了香蔥和雞蛋,我們使用的所有材料包括水都是從天津運過來的,就是為了讓鄭州人民嘗到咱們天津煎餅果子最地道的味道。”“津老味”煎餅果子第五代傳承人劉宇順告訴記者,別看小小一套煎餅果子,裡面的學問可不少。作為傳統美食技藝,煎餅果子的制作如今也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在剛剛結束的旅博會上,劉宇順和團隊研發的煎餅果子機器人一亮相就備受關注。
這手絕活 展天津人生百態
一團紅色膠泥經過拍子、壓子等工具的拍打精雕,一個小象形狀的大賽吉祥物“中中”,就在巧手下栩栩如生……天津泥人張彩塑技藝入選了全國十大絕技,來自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的創作部主任夏青向觀眾現場展示了泥人張彩塑的制作工藝。她告訴記者:“泥人張彩塑工藝非常講究,以選土為例,需要精心選取特定地點的特殊紅泥,通過溶漿、細篩等多道工藝去除雜質,再摻入棉絮纖維,以木槌捶打5至6小時,使棉絮與泥完全融合,增強韌性。上色環節則要反復30至40遍,通過層染模擬皮膚透感,‘吹彈可破’。”
此次參展,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帶來了團隊新創作的哪吒系列、熱門IP(知識產權)“夢娃”等作品,既蘊含了滿滿的天津元素,又貼合了年輕人的時尚步伐。“這小哪吒的神態太靈動了,像活的一樣”“這個夢娃我在電視上見過,這次摸到實物了”……參展觀眾紛紛與從出世、鬧海、重生到化形的小哪吒合影。
“‘十四五’以來,天津大力實施‘海河工匠’建設工程,持續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全力打造‘技能天津’,培養出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5年間,累計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84.3萬人次,全市技能人才達到27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5萬人。”天津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二級巡視員吳立國介紹,“未來我們將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等六大領域,開展‘海河工匠 技耀前程’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實施15個專項培訓行動,計劃組織補貼性技能培訓30萬人次以上,助力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技能增收、技能樂業。”(記者 廖晨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