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全國科普月 天津自然博物館舉辦“博物館之夜”

天津自然博物館舉辦“博物館之夜” 。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人民網天津9月21日電 (記者崔新耀)首個全國科普月期間,天津自然博物館打造的“博物館之夜”活動於9月20日舉辦。活動以“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贏得未來”為主旨,設置七大核心板塊,集科學探索、文化傳承與沉浸式體驗於一體。

天津自然博物館專家為觀眾介紹喇叭角石化石。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在“與專家對話”板塊,活動創新採用科普花車形式,專家與在場觀眾面對面開展互動交流,在輕鬆愉悅的互動氛圍中感受科學的溫度與魅力,激發了觀眾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與熱情。
“與自然回響”板塊由天津自然博物館聯合天津市群藝館推出同名科普藝術秀,專業演員通過精彩歌舞與科普講者的生動講解,將科學知識與藝術美學相融合,帶領觀眾開啟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與傳承握手”板塊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其中,“印·象科學”絲網印刷工坊將天津自然博物館的特色館藏圖案與古老絲網印刷技藝相結合,參與者親手印制北疆博物院主題作品時,不僅觸摸到傳統技藝的紋路,更在創作中感悟老一輩科研人員的探索精神﹔“美好如‘漆’而至”活動則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指導,參與者在調制漆料、繪制扇面的過程中,感受大漆工藝的溫潤深邃,體會時光沉澱下的匠心之美,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科普場景中煥發出蓬勃生機。
“此次博物館之夜,是天津自然博物館專為首個全國科普月打造的特色活動,以多元形式、豐富內容構建特色科普場景,為科普工作注入全新活力,推動科學知識貼近觀眾,進一步提升了觀眾對科普事業的關注度與認同感。”天津自然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館作為全域科普平台,未來將立足自身館藏資源與科普優勢,持續探索科普形式創新,通過優化展覽內容、開展常態化科普活動等舉措,進一步拉近觀眾與自然科學的距離,穩步助力全民科學素養的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