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動偶鐘制作技藝亮相全國技能大賽

2025年09月22日08:50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時間的藝術“活”起來

一座銅鎏金八仙人開山鐘,每到整點報時,頂部精致的傘蓋便會緩緩張開,傘下動態人偶優雅旋轉,像是彈奏一曲古典的圓舞曲……正在鄭州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融展、演、會於一體,不僅是技能小將比拼奪牌的舞台,也是大國工匠展示頂尖技能的平台。在絕技展演區,40項全國頂尖技能技藝登上舞台,來自天津的動偶鐘制作技藝驚艷全場,觀眾席不時傳來由衷的贊嘆聲。

今年62歲的陳玉慶是天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動偶鐘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國家高級技師,也是一位與“會動的鐘表”打交道的“時間魔法師”。陳玉慶告訴記者,這是他在25年前制造出的第一台動偶鐘。這台動偶鐘經過模型設計、鑄造、精雕、鎏金、鏨刻等多道工序,全部由他一個人完成。

“動偶鐘內部有3000多個零部件,沒有現成的齒輪,全部需要我自己制作,齒輪之間的咬合不能有分毫差錯。鐘內三套發條各司其職,一套負責時針、分針和秒針的運行,一套用來報時,還有一套負責傘的開合及人偶的轉動,絕不能亂。”陳玉慶說。

故事始於1978年。“初中畢業后,我在父親的鐘表店當學徒,修手表、裝座鐘。真正觸動我的是一次故宮之行,在那裡,我第一次看到宮廷動偶鐘,明明是機械,卻鮮活靈動。”陳玉慶回憶,彼時,動偶鐘技藝已失傳,僅憑幾張動偶鐘的照片、一本故宮出版的藏書,他開始了一遍又一遍的摸索、研究,“沒老師、沒實物,我就用祖傳古法照著圖‘拆解’,中間數不清失敗了多少次,終於在2000年做出了第一台自己的動偶鐘。”

“這個是‘水車鐘’,靠一個大循環的方式來運行。每過一分鐘,鐘的骨架上都會推上來一個球,走到輪盤處,再下來一個球,加工的手法和精密度很考驗技術”“這個我叫它‘骨架鐘’,沒有外殼,組件都在明處,隨時能看見鐘表的機械原理,這是為了讓非遺走進校園專門打造的”“我做的動偶鐘每個鐘都有一個機芯,零件不互換,因為每個動偶鐘的表現形式都不一樣”……在動偶鐘的展台上,陳玉慶如數家珍地演示自己親手設計、制作的寶貝,身邊圍滿了贊嘆不已的觀眾。

這不是陳玉慶第一次參加全國技能大賽的展演。在廣州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展演活動上,他帶來的動偶鐘就已經被大家認識。這次他專門為大賽設計制作了紀念款“球表”。“球表”把表盤和機芯嵌入玻璃球,一面是鐘面,一面是大賽的會徽,既精巧又有紀念意義,特別受歡迎。“這次帶來了40對‘球表’,一上午就售罄了。”陳玉慶介紹。(記者 廖晨霞)

(責編:孫一凡、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