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國科普月,張伯禮院士把課堂搬進了“藥山”
2025年09月28日09:17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2025年9月是首個全國科普月。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中藥植物園(也稱如意藥嶺),為學生和記者帶來一堂生動的中醫藥科普課。邊走邊講,他從虎杖、金銀花講到紫蘇、連翹,如數家珍:“虎杖在抗疫中發揮關鍵作用”“金銀花要在未開時採摘”“紫蘇能散寒和胃”……

在如意藥嶺,張伯禮為學生們講解金銀花藥性。 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在天津中醫藥大學,師生們更習慣將如意藥嶺稱為“藥山”,這裡種植著400多種中草藥,配有二維碼系統,成為中醫藥教學的活課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伯禮表示,近年來,中醫藥要在“守正”中不斷“創新”,通過二次開發明確藥效物質、提升工藝,推動中藥現代化﹔他的團隊還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輔助研發,實現了“智慧制藥”。

張伯禮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 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面對年輕人群體中興起的“養生熱”,張伯禮提醒:“沒必要在養生問題上花費過多金錢,關鍵是要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並建議公眾通過權威媒體平台獲取中醫藥知識。
“中醫藥雖古老,但理念不落后,它不斷與時俱進,守護人類健康。”針對互聯網上的中西醫之爭,張伯禮有自己的觀點:“中國人的健康,有中醫、西醫共同守護,這是我們的福氣。”
(責編:孫一凡、潘旭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