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紅橋區加快站產城融合發展 持續推進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

2025年09月29日09:58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唐心怡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唐心怡攝

人民網天津9月29日電 (記者唐心怡)“十四五”期間,紅橋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27%,2023、2024連續兩年增速全市第1﹔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60億元,萬人均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2.24件,全市排名第3﹔全國醫改評價結果,中心城區排名第1﹔民營經濟增加值佔比達到49.7%,中心城區排名第1……9月28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紅橋區拿出亮眼成績。

“‘十四五’時期,紅橋區全面加快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推動站產城融合發展,多重預期目標順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紅橋區委書記、區長陳宇從五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紅橋區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的有關情況。

主動服務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進展。京津冀同城商務區重點片區城市設計方案、重點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按計劃已經全面完成。天津西站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津興城際鐵路開通運營,西站周邊交通體系提升改造項目穩步推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樓投入使用。載體建設和產業導入加快一體推進,西站南“站產城”融合示范區等一批標志性重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引進疏解功能資源在區新設機構超200家。

新質生產力發展積聚新動能。引導和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51項科技成果獲天津市自然科學獎和科學進步獎。加快光榮道科技產業園、京津冀工業軟件產業園等科創平台建設,探索推進與河北工業大學深化產學研合作,與天津商業大學合力打造天商數字商務科創園。在建及運行的國家級和市級重點實驗室達到10家,中試平台4家。成立水泥行業綠色生態與低碳零碳、海洋資源利用綠色技術與智能裝備兩個創新聯合體。在能源綠色低碳、洗煤選煤智能化建設、化工新材料、水處理、工業軟件研發、工業互聯網運用等領域正在加速形成產業聚集態勢。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全面完成,出清低效無效企業31家,3家政府性融資平台公司全部退出政府融資平台名單。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示范區、國家特殊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區管校聘”、“九年一貫制”試點穩步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辦理1.2萬余件,與京冀多地“跨省通辦”事項超1500項。以濱水廣場、城建大廈等為代表的十余年閑置和爛尾項目啟動新生。

城市高效能治理展現新面貌。提升改造羅浮路、跤場等口袋公園,新增公園面積3萬平方米,子牙河(紅橋區段)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5個城市更新項目加快實施,19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受益居民9400余戶,12條道路實現通車。完成全區重點積水片區和居民小區戶內燃氣設施提升改造,更新改造供熱老舊管網69公裡。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成立全市首家行政爭議多元解紛中心。

人民高品質生活實現新提升。新增城鎮就業超5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累計改擴建學校、幼兒園23所,新增學位4745個。市人民醫院國家應急醫學救援基地、紅橋中醫院、區婦幼保健中心新院區等建成投入使用。建成5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完成92個健身園、10條健身步道改造更新,新建17個戶外微場地、3個全民健身中心。

“展望‘十五五’,我們將緊緊把握市委市政府以戰略之舉謀劃用好西站高鐵樞紐寶貴資源、推進站產城融合發展的機遇,全面加快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推動區域一體化和京津同城化取得更大進展,為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服務全市發展大局貢獻力量。”陳宇表示。

(責編:韓昱君、潘旭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