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蚊“黑科技”亮相南翠屏
天津市愛衛辦解答如何防蚊滅蚊
日前,南翠屏公園在一條景觀步道兩旁和大樹下安裝了32台呼吸式捕蚊機,降低了這裡的蚊子密度。據介紹,該捕蚊機模仿人類和牲畜呼吸時二氧化碳的濃度,以此吸引蚊子自投羅網。俗話說:“秋后的蚊子死叮。”天津市的主要滅蚊手段都有哪些?單位和廣大市民該如何防蚊?市愛衛辦負責人進行了解答。
蚊子的確少了
秋天的南翠屏公園北側,在步道兩旁的綠地中和幾株大樹下,由園方和相關單位共同安裝了32台呼吸式捕蚊機。記者走近看到,呼吸式捕蚊機是一個固定在金屬樁子上的綠色箱子,箱子裡發出“嗡嗡嗡”的低響。記者打開箱子看到,裡面扣著一個“塑料盒子”,將盒子提起來,下面有很多蚊虫尸體,也有一些還活著的飛虫在做最后的掙扎。據稱,經過1個多月的運行,這裡蚊子的確大幅減少。
這款捕蚊機是通過什麼技術將蚊子吸引過來的?記者聯系到這款捕蚊機的代理商。據介紹,該捕蚊機是利用蚊子對二氧化碳的敏感,通過把設備周圍的二氧化碳濃度模仿成人或牲畜呼吸時的濃度,從而將蚊子吸引過來。再通過在箱體底部的吸蚊裝置將蚊子吸進箱體,然后將其風干致死。該代理商表示,一般情況下,整個防蚊區域的核心區防蚊效果最好。在防蚊區域的邊緣,蚊子會相對較多。
我市沒有釋放絕育蚊子
“既往我市監測的主要蚊種有淡色庫蚊和白紋伊蚊,淡色庫蚊是優勢蚊種。蚊虫存在隨季節消長的規律。監測表明,我市6至9月是蚊虫的活躍期,高峰期出現在7月或8月。”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因蚊虫生活史中卵、幼虫、蛹三個階段需要在水裡,我市的滅蚊措施主要是以去除積水、治理孳生地為本。蚊虫密度高時,採用化學防治方法,使用滅蚊幼劑殺滅蚊幼虫,使用空間噴洒技術殺滅成蚊。同時,採取生物防治方法,在水體中投放魚類,減少蚊幼(孑孓)生長。網傳的釋放絕育蚊子的滅蚊方法,在實驗室取得一定效果,但野外實際效果仍需進一步研究,我市沒有開展。
對於一些滅蚊的新科技,市愛衛辦負責人表示:“我們歡迎滅蚊新科技,但這些科技手段需要更多的技術驗証和時間的檢驗,才能在我市大規模推廣。”
單位和市民如何防蚊?
市愛衛辦負責人表示,按照蚊類習性,各類水體、污水管、下水井以及各類非流動水貯存的區域等均為蚊類主要繁殖場所。蚊子的主要棲息地,在室內為床下、櫃后、門后、牆縫等處。畜舍、地下管線、窨井、人防工程、地下停車場、普通地下室等也是蚊子喜歡呆的地方。室外主要是草叢、山洞、地窖、橋洞、石縫等處。市愛衛辦將我市的滅蚊重點也放在這類區域。按照《天津市愛國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屬主單位應當採取有效防治措施,改善衛生環境,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和棲息的環境。各區愛衛辦負責本轄區公共區域的蚊虫防治。各居民小區(村居)尤其是老舊小區、城中村要落實街道社區、鄉村環境衛生保潔制度,清理樓道、院內垃圾堆物,保持公共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各類積水,清除道路和綠化帶等處的寵物糞便,及時清理蚊虫孳生地。該負責人介紹:市民在被蚊子叮咬后,可用肥皂水清洗叮咬處,或涂抹爐甘石洗劑等止痒藥膏,避免抓撓,以防感染。若出現大面積紅腫擴散、劇烈難忍瘙痒(常規藥無效),或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心慌等全身過敏反應,請立即急診就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