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接待游客2219.59萬人次 游客花費215.75億元

2025年10月09日09:31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市接待游客2219.59萬人次 游客花費215.75億元

  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全力做好假日文旅市場供給和安全生產工作。據中國聯通大數據,假日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2219.59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可比增長5.7%﹔游客花費215.75億元,較2024年同期可比增長13.2%,實現文旅貢獻值穩中有升、城市熱度持續攀升、文旅活躍度不斷提升和投訴量下降等目標。

  “上合效應”有力彰顯,城市文旅煥發新活力。上合組織峰會的成功舉辦,讓城市綻放河海相映、開放包容、熱情好客的獨特魅力,參訪點位和媒體聚焦報道點位成為熱門打卡地。節日期間,梅江會展中心外廣場持續開放,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參觀、拍照。海河游船持續呈現精彩活動,帶領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海河沿岸獨特風情。文化中心主題燈光秀、古文化街的“你好天津·合韻非遺”展演展示和沉浸式曲藝演出《海河故影》、五大道民園廣場的“王者榮耀電競派對暨第十二屆全國大賽總決賽”、意風區的“海河閱讀季”等,深受游客歡迎。

  “區域協同”多維聯動,注入文旅發展新動能。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門聯動打造國慶中秋文旅盛宴,推出千余場文旅活動、京津冀秋景暢游線路和一攬子惠民便民服務舉措。假期裡,生動再現“上山下海、漫游津城,一核兩翼、多點開花”的天津文旅格局。薊州區“楓韻流丹 金色薊州”主題活動,吸引大量京津冀游客“賞秋、品秋、樂秋、晒秋”。濱海新區“相約國慶 向海樂活”主題活動,讓游客“賞海景、吹海風、嘗海鮮”。中心城區六區文旅聯盟攜手舉辦全新“海河之夜”活動,帶動全域各區形成“一區一品”文旅特色和夜間經濟亮點。

  “海河之夜”聚集人氣,激發文旅消費新引擎。海河夜景燈光全新升級,“津眼秀”“津門秀”“津鐘秀”三大主題燈光秀,成為國慶夜游的亮點。海河沿岸8.2公裡夜景體系,讓海河全域升級為“城市會客廳”。“‘橋’見海河 邂逅浪漫”橋邊音樂匯精彩紛呈,“歌唱祖國”“盛世歡歌”“國粹芳華”“百鳥朝鳳”等主題專場活動輪番上演。

  “紅色旅游”熱度高漲,引領國慶假期新風尚。我市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打造了系列紅色文旅活動。平津戰役紀念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專題展”、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周恩來鄧穎超與全民族抗戰”等紅色展覽和研學活動,廣受好評。泰達航母主題公園推出“津彩盛焰·禮贊祖國”大型沉浸式焰火秀,千架無人機與萬發焰火協同呈現“我愛你中國”等畫面。

  “津彩展演”輪番登場,津派文化綻放新風採。惠民文化消費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演唱會熱度高漲。京劇演唱會唱響廣東會館,話劇《日出》演出片段在金街大銅錢廣場與觀眾邂逅,沉浸式演繹展《津門往事》在百年張園裡上演,曹禺劇院聯動亮相曹禺故居紀念館推出沉浸式演繹展《萬公館往事》,打造全場景藝術漫游。“博物館裡過傳統節日”受追捧,全市各文博場館共推出展覽65項、社教活動153項,以文物展示、非遺手作、數字交互等多元形式,打造沉浸式、參與式的節日文化空間。

  “國風巡游”備受青睞,文化體驗實現新升級。古鎮古巷、田園公園等打造國風體驗空間,共慶團圓佳節。寶坻區打造“樂韻慶華誕·情滿潮白河”文旅嘉年華,巧妙融合雅樂流韻、體育競技、非遺體驗、動漫國潮等多重元素,吸引大量年輕群體參與。東麗湖湖岸大秀《海河之子·憶叔同》、沉浸式劇游“津門奇妙游”等魅力十足。西青區楊柳青古鎮的“古鎮繪盛世”,通過趕大營演藝、無人機孔明燈秀等創新形式,生動展現非遺魅力。武清區李大人庄村的豐收美食節、靜海區羅各庄村的豐收採摘節等,帶領市民游客感受鄉村旅游的生態場景。(記者 廖晨霞)

(責編:李丹、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