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北辰區交出亮眼“存量資產盤活成績單”

2025年10月09日09:5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2宗土地煥新生 資產盤活收入29億元

  新學期伊始,天津市北辰區永安精密廠的老廠區裡,琅琅讀書聲打破了十余年的沉寂。這座閑置多年的工業廠房迎來“新身份”——天津市弘博職業技術學校。辦公室變教室,生產車間變實訓中心,通過“騰籠換鳥”,老廠房被賦予新的民生使命。

  今年以來,北辰區以創新思路推動老廠房、舊商場、閑置土地重獲新生。截至9月份,全區共盤活土地22宗、1326畝,實現出讓金16.37億元,預計實現再投資10億元﹔84處閑置房產煥發新生,帶來12.62億元收入,新增經營主體428家,帶動就業4104人。

  盤活“家底”為民所用

  弘博職校的“破繭而生”,要從廠區的過往說起。這片佔地70余畝、建筑面積近5萬平方米的區域,前身為台資永安精密廠,2013年停產后被閑置。如何喚醒這個“巨無霸”,一度是北辰區面臨的難題。

  “工業用地轉教育用途,少有先例,規劃調整、環保檢測、消防審批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北辰區普東街道經濟辦三級主任科員高明坦言,項目推進的關鍵在於突破政策瓶頸。

  面對工業用地轉型教育用途的制度堵點,北辰區積極推動我市“五年過渡期”政策精准落地,由區分管領導牽頭,組織規劃、環保、審批、教育等部門開展聯合“會診”,創新制定個性化實施方案。其中,土壤污染調查成為首要難題——項目方主動對標高標准,歷經三家檢測機構更替,最終一次性通過市級環保評審。

  普東街道依托政企聯動服務平台,創新推出“並聯審批”模式,讓項目從選址、方案制定到環保評估、主體裝修,僅用不到一年便實現落地運營,跑出了存量盤活的“北辰速度”。

  目前,學校已投入2700多萬元,開設社會文化藝術、航空服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等專業,預計年培養技能人才1200人,既填補了區域民辦職業中專的空白,更為工業廠房盤活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舊商場成了“打卡地”

  今年6月,物美北辰瑞景店經過改造后重新開業。借鑒“胖東來”模式,店內貨架更寬敞、燈光更明亮,還增設了體驗區,開業當天客流突破2萬人次。不遠處的紅年鄰裡Mall,曾是永輝超市舊址,如今變身為社區生活中心,小米之家、津工超市、社區食堂、老年活動站一應俱全。

  盤活存量資源,帶來的不僅是生活便利,更是健康保障。由舊廠房改造而來的長康醫院已開診﹔佳和康復醫院將閑置商業樓變為二級康復醫院,新增200張床位。龍順源璟度假區華麗“轉身”,投資1.02億元,將43.7萬平方米存量建筑整合成集住宿、親子農博、賽事活動於一體的度假綜合體,成為京津冀家庭周末游的新選擇。

  老廠房“長”出產業新集群

  走進位於北辰開發區的富維產業園,可以直觀感受到盤活政策如何催生新質生產力。園區由歐盟園和富維園兩部分組成,總佔地約715畝。2022年7月,園區運營主體天津津泰建設公司成立時,歐盟園出租率僅約三分之一。兩年間,通過精准招商、定制代建等方式,園區整體出租率已提升至近80%,新增出租面積4萬多平方米。

  目前,園區以高端裝備制造為產業定位,重點引入汽車零部件企業。已有10家企業入駐,其中7家與汽車產業鏈相關。龍頭企業本特勒汽車零部件公司入駐歐盟園3.9萬平方米廠房后,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

  從“單點盤活”到“生態煥新”,老廠房“長”出了新產業。這樣的轉型案例在北辰區不斷涌現:北京大學京津冀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落戶津乾園,打造多學科交叉研究平台,引入高層次科研團隊,助力“京津醫藥谷”建設﹔海河乳業投資1億元將1.46萬平方米閑置車間改造為常溫乳品加工車間﹔海納彈簧通過定制化改造和設備融資租賃模式,精准購置永大電梯閑置廠房,填補了北辰區核心零部件產業鏈空白。

  截至9月,北辰區已完成26處工業廠房改造,新增標准廠房19萬平方米,全區專精特新企業市級193家,國家級17家。通過推動老舊廠房向“產業社區”升級,北辰區正逐步構建起集約高效、鏈式發展的產業新生態。(記者 王音)

(責編:李丹、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