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戲聚天津”出圈 綻放城市魅力

2025年10月09日10:25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戲聚天津”出圈 綻放城市魅力(圖)

國慶假期期間,天津市以“戲聚天津·無處不沉浸”為主題,成功打造了一場全城聯動、全民共享的藝術盛宴。圖為古文化街戲樓上演曲藝劇《海河故影》沉浸版。

  國慶中秋假期,天津以“戲聚天津·無處不沉浸”為主題,成功打造了一場全城聯動、全民共享的藝術盛宴。作為“天津銀行·2025天津戲劇節”的核心板塊,活動以戲劇為媒介,將整座城市變為一座沒有邊界的劇場,成功繪就了一幅“演藝”與“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圖景。活動通過9大文旅地標聯動,構建出一張“戲劇漫游地圖”,不僅為廣大市民游客帶來高品質的藝術體驗,更顯著提升了天津的文化創新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據統計,截至假期結束,“戲聚天津·無處不沉浸”活動共在全市9個點位,相繼組織了289場沉浸式戲劇演藝活動,吸引50余萬人次線下參與,全網總曝光量突破1億次,互動量突破1000萬次﹔同時活動內容、相關話題在各社交媒體平台熱度持續走高,觀眾紛紛贊嘆“太洋氣了!”“天津全城入戲,太棒了!”“被89歲的老戲院拿捏了”……這些真實的反饋,印証了“戲聚天津”品牌已深入人心,成為津派文化傳承、文旅融合發展的亮眼名片。

  戲劇走出劇場 城市成為舞台

  本次活動推動戲劇藝術全面融入城市公共空間,實現從“在場觀賞”到“在城體驗”的升級。中國大戲院、古文化街戲樓、金街大銅錢廣場、意式風情區、鼓樓廣場等9大點位聯動,使戲劇走出傳統劇場,深入街區、廣場、歷史建筑與商業空間,在與城市的對話中激活文化記憶,重塑場所精神。

  中國大戲院以“國慶游藝會”形式全新亮相,首次對外開放塵封多年的二樓陽台,結合《名伶之路》情境展覽與戲曲快閃等活動,讓擁有89年歷史的老戲院煥發新時代活力。古文化街戲樓推出的《海河故影》沉浸版,以樓上、樓下聯動的立體演繹,彰顯“曲藝之鄉”的濃郁地方特色。金街大銅錢廣場上演的沉浸式話劇《日出》,在故事發生地附近演繹經典,實現文學、戲劇與城市地理的跨時空共鳴。意式風情區馬可波羅廣場則依托角樓建筑演繹歌劇《茶花女》選段,讓觀眾“在天津遇見意大利”,生動詮釋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質。

  此外,鼓樓廣場的曲藝快閃與燈光秀、五大道的戲曲互動演出、天津張園的沉浸式演繹展《津門往事》、南開大悅城牛奶劇場的環境式懸疑音樂劇《無刃之鏡》等,共同構建多元藝術場景,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空間的參與性與感染力。

  演藝賦能文旅 傳遞藝術溫度

  “戲聚天津”品牌的成功打造,植根於天津深厚的文化藝術底蘊與專業院團的全力投入。活動中絕大多數演出均由天津本地院團演員擔綱,他們演繹戲劇故事、唱響歌劇經典、傳承戲曲文化、解讀城市記憶,以“真功夫”“真感情”投身城市公共舞台,用專業演出傳遞藝術溫度,贏得市民游客的一致贊譽。

  從去年引發“拖著行李箱奔赴戲劇之約”的熱潮,到今年全網總曝光量突破1億次形成持續文化熱點,“戲聚天津”已從一個節慶活動,躍升為具有持續吸引力的城市文化品牌。它不僅帶動文旅消費升級,更生動詮釋了天津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多元並蓄的城市氣質。

  除9大核心文旅地標外,人民公園、楊柳青古鎮、覺悟社紀念館等地也同步推出系列演出,進一步拓展了“戲聚天津”的文化輻射力,共同構筑假期期間全城有戲、全民樂享的藝術氛圍。

  “戲聚天津”不僅是一場文化活動,更是一次以演藝為紐帶、推動文旅商深度融合發展的城市創新實踐。它通過將戲劇藝術植入城市肌理,實現了文化體驗與公共空間的有機融合,生動詮釋了天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創新活力。“戲聚天津”以“戲”聚人、以“文”塑旅,提升了城市文化軟實力,書寫新時代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天津篇章。(記者 王洋 攝影 姚文生)

(責編:李丹、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