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十四五”成績亮眼 南開區“十五五”繪就“全域創新”新藍圖

2025年10月17日14:13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南開區專場。人民網記者 唐心怡攝

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南開區專場。人民網記者 唐心怡攝

人民網天津10月17日電 (記者唐心怡)“我區地區生產總值2024年達到82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突破680億元,交出了一份彰顯南開擔當的答卷。”10月16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南開區專場,現場天津市南開區委書記朱玉兵的話擲地有聲。

朱玉兵著重從五個方面介紹南開區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任務情況。

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協同發展邁出新步伐。深度融入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建設,建立與國家部委、駐京高校院所“握手”通道,深化創新協同和產業合作,實現協同發展從單向疏解承接向雙向融合相互賦能轉變。五年來,先后引進中鐵建、中鐵物等央企及分支機構65家,理想眾望等新動能企業947家。

南開區發改委主任郭曉軍表示,南開區下一步將牢牢把握央企來津投資布局的關鍵窗口期,確保在吸引央企分支機構、高端項目和創新板塊上實現新突破。

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動能新優勢不斷涌現。依托高校院所等科創資源聚集優勢,搶抓天開園核心區落子機遇,加快發展動能從傳統模式向新質生產力轉變。天開園開園兩年多來,持續豐富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供給,做優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政務服務和硬件設施等環境支撐。截至今年8月底,核心區已累計注冊企業1626家。

“天開園平均每天有4家科技型企業誕生,已初步形成智能科技、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南開區科技局局長李梓介紹。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動力與活力加速釋放。為企業提供更加適宜的土壤,推動企業服務從政策支持向環境營造轉變。在全市首創“首席服務官”工作模式,建立“一企一檔一策”閉環服務機制,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由被動受理變為主動靠前服務。五年來,全區“四上”企業達1318家,較“十三五”末增長51%。

南開區商務局局長匡建封進一步介紹,2024年南開區批發零售業銷售額實現1342.31億元,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實現65.89億元,均完成“十四五”預設指標。

厚植文化底蘊,文化強區建設成效凸顯。南開區深入貫徹“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重要要求,加強歷史街區、風貌建筑保護,用好戲劇博物館、老城博物館等文博資源,全區共有非遺代表性項目104項。“十四五”期間,累計引進首店品牌201家,舉辦首發、首展等各類特色促消費活動近千場,承接大型賽事和演唱會112場,文商旅體深度融合迸發新活力。

南開區文旅局局長王敬分享取得成績:“到2025年,南開區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穩定在5%以上。2023、2024兩年,南開區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區生產總值比重均位列全市第二。”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共建共享幸福南開。南開區堅持走好內涵式發展路子,全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推動民生保障從基礎兜底向普惠擴面轉變。24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加速推進,惠及4.9萬戶居民。持續出清重點領域安全風險,“悅來先鋒”志願服務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

此外,南開區獲評天津市碳達峰試點區、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區,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

“‘十五五’時期,我們將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樹立‘一核引領、全域創新’工作思路,建設全域創新區,以科技創新強根基,以產業創新壯筋骨,以改革創新提質效,以治理創新惠民生,為中國式現代化天津實踐注入強勁動力。”朱玉兵表示。

(責編:郭維瑾、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