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四五”教育發展觀察: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 賦能高質量創新發展
海河之畔,秋意漸濃。天開高教科創園內,躍動著創新與智慧的火花。來自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的900余家科創企業在這裡孕育成長。這片創新高地,正是天津教育系統在“十四五”期間深化改革、賦能發展的生動注腳。
“十四五”以來,天津教育系統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城市能級躍升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一堂“課” 看“大思政”如何貫穿育人全鏈條
近日,天津醫科大學先后迎來和平區新星小學、南開區科技實驗中學的師生代表,在學校市級思政課重點實驗室開啟沉浸式實踐教學與集體備課活動。師生們循著歷史脈絡走進校史館、朱憲彝紀念館與生命意義展廳,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涵養新時代青少年報國情懷”進行研討,讓科學精神與家國情懷在思想碰撞中深深扎根。
“這種一體化備課,讓小學階段的故事性啟蒙、中學階段的理論性融入、大學階段的學理性探究真正銜接起來,實現育人目標的階梯式遞進。”天津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黃知偉說。
這一場景,是天津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縮影。“十四五”期間,天津率先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思政工作體系,全市1400所中小學與高校簽約共建,聯合開展課程開發、集體備課。
“一體化的關鍵在於‘融’。”市教委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處處長楊明表示,“我們不僅要實現課程貫通,更要推動資源融通、力量協同。”為此,天津印發中小學課程思政實施方案,編制41個學科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充分發揮各學科育人價值,讓思政元素無痕融入知識傳授。
如今,在天津大中小學的課堂上,思政課不僅“有意義”而且“有意思”,全市思政課教學滿意度逐年提升。在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相得益彰之下,天津的青少年學子正在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一條“鏈” 觀科學教育如何銜接人才培養全周期
走進天津市第一中學化學創新實驗室,高中生穆珂祺正和同學們調試著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他所在的天津一中是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之一。“學校的科創社團有大學老師來指導,還能預約使用高校的實驗室設備,這讓我對工程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穆珂祺說。
這些創新體驗的背后,是天津著力構建的科學教育貫通培養鏈條。“十四五”以來,天津實施“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首期遴選100名優秀中學生,走進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7所高校的重點實驗室,開展為期一年的科研實踐。對接高校“強基計劃”,建設32個普通高中創新人才培養領航學科基地。6個區、46所中小學入選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為創新人才早期識別和培養提供了沃土。
這條“鏈”在高等教育階段進一步拓展。天津5所高校、14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50余個頂尖學科形成有力支撐。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獲批14個國家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319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本科生提供優質育人資源。
職業教育同樣在這條鏈條中發揮關鍵作用。天津首批7所高職院校、10個專業群進入國家“雙高”建設序列,通過建設生物醫藥、信創等國家級產教聯合體,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從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的基礎教育,到夯實理論基礎與創新能力的高等教育,再到對接產業需求的職業教育,天津正通過構建貫通融合的培養體系,讓每一個具有科學潛質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
一座“園” 見証創新成果如何從校園走向市場
“高校的實驗室資源、專家的智慧支撐,對我們初創企業來說是‘雪中送炭’。”天開園內一家專注於膜法水處理技術應用的初創公司負責人趙艷華感慨地說。他們的技術源頭,來自天津工業大學的分離膜國家級創新平台。在天開園裡,一項項關鍵技術完成了從校園走向市場的“關鍵一躍”。
這座“園”,已建立起要素齊備、循環暢通的創新生態:高校的原始創新是“源頭活水”,在重點實驗室平台和園區服務加持下,最終實現將人才的智慧、科技的成果,高效轉化為推動城市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十四五”期間,教育賦能發展的路徑在天津愈發清晰。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現代中醫藥、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三大海河實驗室相繼揭牌,8所高校牽頭或參與2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建設,構成了策源創新的“國家隊”。
為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裡”,天津市實施千團千企融合創新計劃,推動高校與天津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項目超萬項。與此同時,天津動態優化高校學科專業設置,5年間新增數據科學、智能制造等166個緊缺專業,構建起90個精准覆蓋全市12條重點產業鏈的服務產業特色學科群。
大潮奔涌,奮楫者先。
從鑄魂育人的課堂,到貫通各段的科學教育鏈,再到活力迸發的科創園區,天津教育系統正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城市發展脈搏,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天津力量。(記者 張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