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論壇2025”舉辦 海內外專家共議“科技創新與未來城市”

2025年10月19日19:54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天津論壇2025”開幕式。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天津論壇2025”開幕式。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人民網天津10月19日電 (記者崔新耀)今日,在南開大學建校106周年之際,由南開大學與韓國崔鐘賢學術院共同主辦,以“科技創新與未來城市: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天津論壇2025”在天津啟幕。來自英國、美國、德國等17個國家(地區)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機構和國際組織的300余名知名學者、各界精英齊聚天津,共同探索科技賦能城市發展的創新思路和有效路徑。

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旭在致辭中表示,天津論壇以城為名,論壇薈萃全球才智,討論城市發展與治理,為天津及全球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已經成為天津聯通內外、擁抱世界的學術名片。站在新的起點,天津論壇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前沿的視野,積極探索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融合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天津高度重視城市發展與治理,始終秉持開放創新的精神,努力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作出新的貢獻。希望各位專家、學者攜手探索城市發展治理的新路徑、新模式,為天津的發展與繁榮帶來新的增量與活力。

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表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創造歷史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如何把握新形勢下城市發展規律等諸多亟待探索的新課題。近年來,南開大學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積極服務城市與區域發展,為社會發展和城市現代化變革提供創新人才支撐。今年是天津論壇新十年的起點,期盼共同推動天津論壇邁向2.0時代,建立起跨越山海的學術友誼,構建起更加緊密的學術共同體,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和人類共同關切開展持續探索,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城市發展注入澎湃的動能。

開幕式上,《中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指數年度報告(2024)》《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報告(2024年)》《中國政府發展研究報告2024》《中國地方政府發展能力報告2024》《數字綠色雙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中國與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出入境旅游發展與合作研究報告》《發現天津高成長企業50(2025)©報告》《阡陌幻彩——鄉村振興實踐案例選編》《智能城市包容性發展評估指數框架》《中國月度電網碳排放因子計量模型及數據庫》等10項具有南開特色的系列智庫研究成果集中發布,從不同維度回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關鍵問題。

特邀報告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培林以“城市更新、包容性與特大城市治理”為題帶來演講。德國環境署署長德克·梅森納分享了對“城市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融合——潛力、風險與開放性問題”的思考。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南開大學榮譽教授皮埃爾·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介紹了“阿秒脈沖的產生、應用及未來”。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闡述了“數字技術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美國建筑師學會(AIA)成員、韓國弘益大學建筑系教授俞炫准描繪了“會呼吸的未來城市”構想。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主持特邀報告。

圍繞“智能科技與未來城市發展”這一主題,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共同得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原副主席莫漢·芒納星河,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主席龔克,著名科幻作家郝景芳展開高端對話,探討城市智能化轉型與人類社會的未來走向。南開大學校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節目中心主持人嚴曉寧主持高端對話環節。

本屆論壇下設14場分論壇,融匯前沿技術與人文思考,涵蓋科技突破、社會治理與全球合作等領域。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碳中和技術創新”“人工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數智時代的全球與區域經濟合作”等熱點問題和學術前沿,展開深入探討。

據了解,天津論壇始於2015年,隔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十年來,天津論壇聚焦“城市發展治理”這一課題,根植於天津的地緣優勢與發展潛力,依托南開大學作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多學科優勢以及與崔鐘賢學術院的深度合作關系,在全球專家學者的參與和支持下,搭建起跨學科、跨國界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已經成為中外學術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與知名品牌。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