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海河之子”的君子之交

10月23日,“君子之交淡如水——李叔同誕辰145周年紀念展”在天津博物館開展。展覽通過文物與史料,將這位“海河之子”與友人之間的故事娓娓道來,以此詮釋“君子之交”的內涵,傳承美好品德與高尚情操。該展覽由天津博物館與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共同打造。
李叔同於1880年出生在天津,少時即展露才華。他繼承傳統,中西合璧,在戲劇、音樂、美術等多領域取得了開創性成果,是近現代文化藝術先驅。位於海河岸邊的李叔同故居紀念館,持續吸引八方游客前來感受大師風范。
此次展覽並非單獨聚焦李叔同的藝術成就,而是挖掘並講述這位曠世奇才與幾位摯友的往事,體現他們的高尚品格和真摯友誼。該展覽策展人、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展覽研究部工作人員劉強說:“第一單元‘惺惺相惜’介紹李叔同與夏丏尊、劉質平、豐子愷因為性情相近以及對藝術的愛好、對教育的熱忱,從而相識相交的過程。第二單元‘情深誼厚’展示了李叔同與友人之間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真誠以待,以詮釋君子之交的本質含義。第三單元‘照亮彼此’則展示了友人在李叔同影響下紛紛收獲燦爛的人生,由此也說明一份好的友誼能給人帶來多大的益處。”
此次展覽展出49件(套)文物藏品、306張歷史照片,既有天津博物館館藏李叔同早年書法作品,也有從平湖李叔同紀念館借展的文物。其中,多件首次來津展出的信札成為他們友情的重要見証,特別是寫有“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李叔同遺書,是整個展覽的核心展品,精准點明展覽主題。
李叔同故居紀念館館長張堃表示,此次從平湖李叔同紀念館借展的13件文物展現了李叔同的人生風貌。博物館的核心價值在於“以物說話”,通過文物傳遞李叔同的人文思想。本次展覽突破了人物類紀念館常規的生平、成就展示模式,轉而從價值觀層面切入,深度呈現李叔同的人文精神與人格特質,希望通過展覽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這位“海河之子”,感受其文人風骨與精神力量。
據悉,館方還將推出系列活動,包括李叔同后人及文化學者主講的專題講座、“板凳上的博物館”活動等,並同步推出“交友系列”文創產品。(記者 劉莉莉 攝影 曹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