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天津北辰:多“首創”成果顯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天津10月24日電 (記者張靜淇)打造全市首家科技成果轉化超市,技術市場交易額突破400億元﹔建成京津冀首個低空立體交通系統,打造低空經濟創新運營示范區﹔在全市首創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中心,深化“大思政課”建設……10月23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北辰區專場,多個“首家”“首個”“首創”成果展現出“十四五”時期北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
發布會上,北辰區委書記倪斌介紹說,北辰區2024年經濟總量較“十三五”末增長140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萬元,較“十三五”末增加1.8萬元。回顧“十四五”時期北辰發展取得的成績,主要可以歸納為四個“進”:
服務重大戰略縱深推“進”。北辰區堅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累計引進首都重大項目105個、總投資330億元。承接載體全面起“勢”,高水平推進京津醫藥谷、智能制造谷“雙谷”建設﹔產業協作乘“勢”而上,聚焦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深度融入京津冀“六鏈五群”產業體系﹔交通互聯蓄“勢”勃發,京濱城際北辰站直通北京市中心,地鐵4號線北段竣工通車,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時交通圈”。
新質生產力培育加速邁“進”。北辰區立足工業強區定位,聚力發展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兩大優勢產業,前瞻布局智能算力、低空經濟、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因地制宜打造“2+3”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突出“高端化”。引入北京大學京津冀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腫瘤靶向藥研發等成熟項目年內落地﹔與河北工業大學共建機器人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二是突出“鏈群化”。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形成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5條百億級產業鏈。生物醫藥產業形成“研發-制造-包裝-物流-銷售”完整產業鏈條。三是突出“規模化”。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40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加超300億元,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達到35家,國家級、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家。
改革開放步伐齊頭並“進”。北辰區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以開放的姿態贏得發展主動。一方面,改革之路越走越寬。深化國家級經開區改革,完善黨工委領導的“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北辰開發區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位列全國第22位,天津市第2位,創近年來最佳成績。創新開展“三問三解”助企活動,深化企業全周期服務改革,“項目+團隊”服務品牌向全國推廣,經營主體突破10萬家,較“十三五”末增長30%。另一方面,開放之門越開越大。全區外商投資企業達340家,其中世界500強投資企業34家。弗蘭德、樂金電子、採埃孚等一批外資龍頭企業持續增資擴產,其中弗蘭德累計10次增資,用“真金白銀”投下了信任票。“十四五”時期,全區實際利用外資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年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民生福祉保障持續增“進”。北辰區高質量辦好20項民心工程,光華外國語學校、北京市十一學校天津實驗學校建成投用,新增中小學幼兒園24所、學位1.5萬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從每千人口2.81張增至4.8張,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鎮街全覆蓋。同時,文化事業有聲有色,“天穆杯”小品展演、“北辰杯”環渤海青歌賽等文化品牌享譽全國,田氏船模、北辰民間繪畫、馬氏古彩戲法等非遺作品亮相上合峰會。此外,基層治理出新出彩。創新“一核多圈、多委合一”工作體系,經驗做法入選首屆“全國社會工作和社會治理創新”優秀案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